宝子们,最近看到坤七说史的一个爆料,真的是惊呆了!安阳殷墟居然挖出了白人头骨,而且还是殉葬的俘虏。这到底是咋回事?
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考古队在商王武丁王后的墓里,挖出了一堆白人头骨。这些头骨的主人,高鼻梁、深眼窝,明显不是亚洲人。他们不是什么贵宾,而是战败的俘虏,被整齐地摆放在角落里,身上没有陪葬品,骨头还有绑痕。
这些白人头骨,极有可能来自“鬼方”。鬼方是谁?甲骨文里有记载,“己酉卜,宾贞:鬼方易。亡祸。”翻译过来就是,“这场仗,不好打。”《周易》《诗经》《竹书纪年》里也提到过鬼方,每次出现都是让人头疼的大敌。
前1246年,鬼方闹事,商王武丁前后七次调兵增援,总共调了两万三千兵马,打了三年半,最终鬼方败退。这场仗,商朝打得非常艰难,但也非常彻底。鬼方的残余势力被纳入华夏序列,成了“九候九姓”。
武丁的爱妻妇好病逝后,这些战败的俘虏就被用来殉葬。妇好可不是一般的王后,她是货真价实的战场指挥官,她的墓里出土了一堆青铜兵器,每把兵器上都有她的名字。她的战绩最大的一场,就是打鬼方的仗。甲骨文里的卜辞写得明白,“征妇好,吉。”这说明她在战场上压住了雅利安部落,死后还让他们在墓里做了战败纪念。
现代学者推测,鬼方很可能是早期的印欧草原民族一支,后来西边叫雅利安,这边叫鬼方,可能是兄弟部落分家走的两条线。如果这说法靠谱,那就太有意思了。雅利安人最后在印度搞了文明、种姓、宗教,但要是没打赢中原,就只能落得个“被殉葬”的命运。
这场仗,商朝不仅打退了入侵者,还阻止了“印欧东渐”。妇好不是文臣,不讲道理;她是战将,用兵器跟世界说话。白种人来过,打过,败过,埋了,没了。
这几千年,头骨没化,遗址没散。谁是侵略者,谁是防守者,史书和地层都写得一清二楚。至于那句“雅利安人最想征服的不是印度”?看这些骨头的位置,就够清楚了。要真征服成了,咱们今天说的可就不是汉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