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日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的靡乱?他霸占日本的第一女神原节子多年,日本的天皇在他跟前像他儿子一样。他在日本待着的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军史上响当当的名字,生于1880年,家里就是军人出身,父亲还是南北战争的英雄。他从小就立志当兵,西点军校毕业后成绩拔尖,一战、二战都混得风生水起。特に二战太平洋战场,他指挥得有声有色,菲律宾战役更是让他名声大噪。1942年被迫撤离时,他撂下“我将回来”的狠话,两年后真就杀回来了。日本投降后,1945年他被任命为盟军驻日最高司令官,直接接管了这个战败国的命运。从那刻起,他不只是个将军,更是日本的“太上皇”。 他1945年9月飞到东京附近的厚木机场,下了飞机就入住美国大使馆。那时候的日本,满地废墟,民不聊生,而他的到来,直接把这个国家推上了翻天覆地的改造之路。他手握大权,连日本政府都得看他脸色行事,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霸气侧漏”。 说到麦克阿瑟在日本的地位,天皇裕仁的态度最能说明问题。1945年第一次见面,裕仁穿得像要去参加舞会,黑燕尾服锃亮皮鞋,可到了麦克阿瑟面前,紧张得像个等着挨批的孩子。反观麦克阿瑟,衬衫皱巴巴,叼着烟斗,往椅子上一靠,完全不拿天皇当回事。这场面被拍下来传遍日本,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瞬间崩塌。 麦克阿瑟故意让这张照片公开,就是要告诉日本人:天皇没那么神,他得听我的。他一度想废了天皇制,把日本彻底改成西式国家,可后来发现不对劲。1945年秋,他下令解除日本武装,日本政府磨磨蹭蹭不敢动,最后还是裕仁亲自发话,军队才乖乖缴械。这事儿让麦克阿瑟看明白了,天皇这块招牌还有用,能稳住局面。于是他改主意,留着裕仁当个摆设,但实权一丁点都不给。1946年,裕仁被迫发表《人间宣言》,承认自己不是神,那一刻,他站在麦克阿瑟旁边,声音都在抖,日本官员个个低头不敢吱声。 这种权势,搁谁身上不得飘起来?天皇在他眼里,跟个听话的儿子没啥区别,麦克阿瑟在日本的地位,简直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哦不,连天皇都在他之下。 麦克阿瑟的生活里,除了权力,还有个绕不开的话题——日本影星原节子。她1920年出生,长得清纯又有点洋气,浓眉大眼,演技也好,是日本影坛的顶流,被捧为“第一女神”。据说,日本高层为了巴结麦克阿瑟,把她“送”了过去。她第一次出现在大使馆时,穿得素雅,行礼恭敬,但眼神有点冷。麦克阿瑟呢,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看到她眼睛都直了,露出满意的笑。 从那以后,原节子经常出入大使馆,有时陪他出席活动,有时就在他身边待着。这事儿传得沸沸扬扬,外界议论她是不是被迫“献媚”,也有人说麦克阿瑟拿她来显摆自己的权威。两人关系持续了好几年,虽然没啥确凿证据证明有什么私情,但这种暧昧不清的接触,在当时的环境下,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了。原节子本来是日本人心中的偶像,结果跟麦克阿瑟扯上关系,名声多少受了点影响。而麦克阿瑟呢,乐在其中,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这还不算完,有人猜测,日本政府拿原节子当筹码,不光是为了讨好麦克阿瑟,还想保住自己的利益。毕竟那时候,谁敢得罪这位“太上皇”?原节子的出现,多少有点政治交易的味道,麦克阿瑟的生活,也因此多了几分靡乱的色彩。 麦克阿瑟在日本可不是光顾着享受,他干的事儿也够狠。他推土地改革,把地主的田分给农民;废了军国主义,解散日本军队;还搞了新宪法,让日本走上民主路。这些政策听着挺正能量,但执行起来,那是真硬核。日本政府稍微不配合,他就直接发号施令,谁敢不从? 不过,他也有让人骂的地方。比如战犯岸信介,本来是甲级战犯,按理说得严惩,结果在麦克阿瑟手底下放了出来,后来还当了首相。这事儿咋回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麦克阿瑟被调去当联合国军总司令。开始还挺顺,仁川登陆打得漂亮,可后来中国志愿军一加入,他就开始吃瘪。战场上连连失利,跟杜鲁门总统也闹翻了。1951年4月,杜鲁门一纸命令把他撤了职。那天他在东京办公室接到消息,愣了会儿,然后默默收拾东西走人。 离开日本那天,街头挤满了送行的人,有挥手的,有哭的,跟他刚来时的冷清完全两码事。六年时间,他把日本整得天翻地覆,自己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回美国后,他还想混政坛,跑去竞选总统,可惜没啥人捧场,最后在纽约低调过完晚年,1964年去世,84岁。 麦克阿瑟走后,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了,美国结束占领,日本恢复主权。可美日安保条约一签,日本在军事和政治上还是得靠着美国。麦克阿瑟留下的东西,说不清是好是坏。他带来了和平和民主,但那股霸道劲儿也让日本人既感激又害怕。感激他让国家重建,害怕他那种无上的权力啥时候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