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太原,一早餐店进来4个刑满释放的少年,出于好心,老板娘请他们吃了早餐,谁料,这顿早餐让她成为700多名劳改犯的妈妈! 山西太原的一处小镇,凌晨四点多,人们都在睡觉的时候,街角的早餐店早早开了门。 韩雅琴骑着小三轮,将一日所用的材料拉到店面,点着燃气炉,一股淡淡的白粥香味传出。 她闭了炉子,转身又炸起油条,如此忙碌快一个小时,天渐亮,清冷的街道来了点生机。 与往常不同,来的最早的不是穿着工服的建筑工人,而是四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少年。 这几个孩子眼见着热腾腾的油条热粥,眼都钉在了上面,他们看了又看,始终没有要上一碗。 不知为何,韩雅琴心里有些难过,她默默盛出四碗白粥,对着少年招了招手。 几个孩子踌躇不前,眼神聚在大些的孩子身上,似是下定了决心,大孩子迈开脚步,轻声说了谢谢。 有人带头,几个孩子端起碗喝了起来,那粥刚出锅,冒着热气,他们却唏哩呼噜一口气喝了下去。 一碗接着一碗,配上几根油条,几个孩子愣是喝了大半锅的粥。 吃完,他们收拾了碗筷,又说了声谢谢,便离开了早餐店。 这似是一次巧遇,也许再不相见,韩雅琴看着孩子消失在街尾,不知为何,心里总想着再见孩子一次。 第二日,她比往常来的更早了些,四副碗筷整齐的摆在桌上,里面装满了白粥。 她在期待少年们的到来,这期待并未落空,孩子们来的时候,粥还有些热气。 这一次,他们不是为了吃饭,而是恳求韩雅琴收留他们,这年代,开个早餐店,手里哪有什么空余,再添上几张嘴,过活都要难上一些。 她思虑再三,实在无法放弃几个孩子,自此开始,忙碌的早餐店多了几分生气,少年们忙上忙下,只为报答韩雅琴收留。 只可惜,好人没得好报,那日韩雅琴照例早起,却发现四个孩子只剩下三个,藏着的积蓄也不翼而飞。 她没有报警,只是有些惋惜,四个孩子都是刚刚出狱,本该重新做人,却重操旧业,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 日子一天天过去,早餐店的收入难以维持一个家庭,韩雅琴自有一个儿子,在林场工作的时候摔伤了腿,每月还要寄些钱过去。 为了维持生活,她带着几个孩子外出工作,去工地搬石灰,在垃圾桶捡垃圾,只要是赚钱的活计,他们喜欢试试。 不知怎么的,她收养几个孩子的消息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了早餐店。 有时候她想,这又不是我的孩子,我没必要这么上心,给他们一顿饭吃就仁至义尽了。 她逼着自己这么想,可总不成,孩子脏脏的小脸让她难过。 几年时间,她收留了百名孩子,她不是单纯收留,为了让孩子们有一技之长,她想尽办法联系师傅,让孩子们出去学习。 后来太原市改造,她的房子没了,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她拿着钱开了荒山,开始种菜自给自足。 她从不要求回报,孩子们离开,她乐呵呵的送走,孩子们回来,她亲自做上几个小菜。 2014年,她被评为“年度慈善人物”,颁奖那天,记者问她,这些年是否觉得辛苦。 她似是思考,沉默了半天回了这么一句。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不辛苦,这些孩子一个个和我亲生的一样,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