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浙江温州,女子上了一辆网约车,下车的时候,她的手轻轻一拉门把手,门把手竟然就断了

浙江温州,女子上了一辆网约车,下车的时候,她的手轻轻一拉门把手,门把手竟然就断了,她跟司机说,结果司机直接让她赔300元,女子不同意,就报了警,后来,姐姐和司机协商,最终赔了158元,事后,女子没想到,司机竟然用这个门把手,策划了一场阴谋。 浙江温州的郑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下车时轻轻一拉的门把手,竟成了网约车司机牟利的工具。 事后有网友爆料,司机在群里炫耀称,这个断裂的门把手被他用胶水简单粘合后,继续安装在车门上,只要乘客拉门,断裂处就会应声而断。 更荒唐的是,司机还将郑女士称为"财主",得意洋洋地表示当天靠这个"老演员"门把手赚了500多元。 这种刻意制造"一拉就断"的陷阱,显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司机精心策划的连环诈骗手段。 事发当天,郑女士乘坐网约车到达目的地,伸手拉车门内侧把手时,把手突然整齐断裂。 司机当场变脸,声称维修需要300元,坚持让郑女士赔偿。 郑女士自认拉门时并未用力,怀疑是车辆本身质量问题,但在司机的纠缠下选择报警。 经民警调解和姐姐协商,她最终赔付了158元。 直到她将经历发在网上,有网友留言揭露司机在群内炫耀诈骗经过,她才惊觉自己落入了圈套。 原来司机根本没维修把手,而是用同一手段继续坑害其他乘客,累计骗取数百元。 事件曝光后,网友观点呈现明显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门把手坏了就该赔",但很快被其他网友驳斥:"营运车辆每天载客,把手属于正常磨损,凭什么让乘客买单?" 更多人看穿了司机的套路:"用胶水粘把手就是故意碰瓷,专门等乘客拉门时讹钱。" 有网友犀利指出:"司机最大的失误就是炫耀,不然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骗。" 这种利用乘客心理的诈骗手段,之所以能屡屡得手,正是抓住了多数人"怕麻烦、愿私了"的心态。 在郑女士投诉后,打车平台主动联系她,退回了打车费和158元赔偿款。 但网友们更关注的是:司机的诈骗行为是否该受到进一步惩处? 不少网友希望,司机应当受到司法机关的处罚。 有法律人士指出,司机很有可能收到行政拘留的处罚。 如今,司机为了几百元的蝇头小利,不惜用欺骗手段消费乘客信任,最终因炫耀行为暴露真面目,既触犯法律又丧失职业信誉,甚至可能可谓得不偿失。 而郑女士从被动赔偿到主动维权的过程,也证明了公众对这类不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观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