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决战倒计时!王毅 7 天访 3 国,面对举棋不定的欧洲,中方主动出击。 6月最

决战倒计时!王毅 7 天访 3 国,面对举棋不定的欧洲,中方主动出击。

6月最后一天,王毅外长开启对欧洲为期一周的访问。此时距离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最后期限,只剩7天时间。那么,王毅外长此时赴欧所为何事?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这趟行程的分量不轻。王毅不仅要会见欧盟高层,还要访问德国、法国这两个欧盟核心国家。比利时首相德韦弗的态度尤为关键,这位多次访华的欧洲领导人,一上来就给了美方一记 “背刺”:他明确支持欧洲战略自主,还强调中欧应增进互信。这背后的信号很清楚: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面前,欧洲正在重新掂量 “选边站队” 的代价。

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他们以为通过 “对等关税” 就能迫使欧盟就范,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 —— 中欧经济早已深度绑定。2024 年,中欧贸易额高达 7858 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 2600 亿美元。这种共生关系,不是几句威胁就能切断的。更不用说,欧盟对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24 年已达 1982 亿欧元,美国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在动欧洲的 “奶酪”。

王毅此访的另一个重点,是推动中欧在关键领域的合作。比如在绿色经济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加速与欧洲对接。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宁德时代在德国布局电池生产线,这些合作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为欧洲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这种务实合作,比美国的 “脱钩” 口号更有说服力。

但欧洲的犹豫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欧盟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已箭在弦上,计划对 950 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另一方面,部分成员国仍对美国心存幻想,担心彻底闹翻会影响自身利益。王毅此行的任务,就是要在这种微妙平衡中,为中欧合作注入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王毅在访问中反复强调 “欧洲自主”。这三个字背后,是对美国霸权的无声驳斥。当特朗普试图用关税胁迫欧洲时,中国选择站在多边主义一边,支持欧洲摆脱 “美国优先” 的桎梏。这种立场,与欧洲近年来追求战略自主的诉求不谋而合。

更关键的是,中方打出了 “时间差” 这张王牌。王毅在关税倒计时的最后一周抵达欧洲,用行动证明中国愿意与欧洲共渡难关。这种 “雪中送炭” 的姿态,比美国的 “火上浇油” 更能赢得人心。正如比利时首相德韦弗所说,中欧虽然视角不同,但完全可以友好合作。

当然,美国不会坐视中欧走近。就在王毅访问期间,特朗普政府仍在试图拉拢欧盟,甚至威胁要扩大关税范围。但欧洲的反应却耐人寻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不会在谈判中让步,反而计划向 WTO 投诉美国的关税政策。这种态度的转变,正是中方外交努力的成果。

这场博弈的结局尚未尘埃落定,但王毅的欧洲之行已经释放出清晰信号:中国不会被动应对美国的打压,而是主动出击,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支持。当美国试图用关税制造分裂时,中国正在用合作搭建桥梁。这种 “以快制慢” 的策略,或许将成为打破美国 “联合绞杀” 的关键一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时间是最宝贵的武器。王毅用 7 天时间,在欧洲腹地埋下了合作的种子。而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可能成为反噬自身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