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4岁的段桂秀嫁给了21岁的王金长,新婚第20天,王金长去参军,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段桂秀拒绝改嫁。87年后,段桂秀在王金长的墓碑前大哭:“金长哥,我等了你整整87年呀……” (原文开头中的年龄、结婚多少天不准确,我已按照官方资料修改过) 段桂秀刚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送到了王金长家,在“王家”生活14年,两人顺理成章成为夫妻。 对于那个年代的女性来说,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何况是已经“嫁了人”的女性。 原本以为结了婚就能过上“老公、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可万万没想到,刚刚结婚20天,王金长就决定要“当兵”。 当年的中国震荡不安,尤其是国民党的“变脸”,那些反革命人士大批量抓捕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导致全国上下一片恐慌。 尤其是蒋介石发动“政变”,导致几十万共产党人死于非命,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王金长打算参军。 对于红军队伍来说,吸纳优秀的青年士兵是上策,可是对于“王家”来说,王金长可是家里的男丁,一旦遭遇不测,一家人都会陷入困境。 尽管如此,王金长还是说服父母和妻子,毅然决然穿上了红军军装,“我三五年就回来”,这是王金长离家前留给段桂秀的话。 可万万没想到,段桂秀接连着等了很多个“三年五年”,却始终等不到“金长哥哥”的我消息。 一直到17年后,段桂秀所在的于都县彻底解放,很多当年的红军战士都返回家乡,却唯独不见王金长。 很多人都劝段桂秀,“金长估计早都不在了”、“与其等待不如趁着年轻改嫁”,这样的话,段桂秀不知听了多少遍。 可段桂秀很“固执”,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在她心里,还没见到墓地,说明金长哥哥有可能还活在人世。 多年来,段桂秀和婆婆共同住在老宅子中,为了养活一家几口,段桂秀做过“苦力”,摆过小摊,可再苦再累,她从未抱怨过一句。 1953年,段桂秀的希望彻底破灭,这一年她终于等到了“金长哥哥”的消息-------一封“烈士证明书”。 虽然等到了“官方通知”,可她依旧不肯死心,金长埋在了哪里?又是为何牺牲?这种种都成为段桂秀“逃避现实”的借口。 可该来的总会来,苦苦等待87年后,为了让段桂秀知道“金长哥哥”埋在了哪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带着段桂秀来到于都县烈士陵园。 陵园角落的某个墓碑中,赫然写着“王金长”三个大字,那一刻段桂秀抱着“金长”失声痛哭。 截止到今天,段桂秀已经107岁,作为烈士遗属,民政部门每个月都会定期为其发放抚恤金,看病吃药所有费用都是国家“承包”。 据说段桂秀还搬进了新房,为了纪念英雄,当地还专门在段桂秀家的墙壁上画了一幅名为“守望”的壁画。 画面中一位老人走在乡间小路,像是在祈祷家人的归来,著名的大型红色文旅节目《长征第一渡》中的“英姑”,原型就是段桂秀。 段桂秀用一生的时间,守候着那个曾经许下承诺的人,这份深情和执着,让人动容。 信息来源: 中国国防报———从青丝到白发,106岁的她还在默默守望…… 百度百科———四一二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