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志愿军传奇英雄12——没有枪歼敌196人的蒋永德 你听了也许不相信,上阵地没有拿

志愿军传奇英雄12——没有枪歼敌196人的蒋永德 你听了也许不相信,上阵地没有拿枪,还坚守阵地三十多小时,只身打退敌人十多次进攻,歼敌196人。 创造这个战场奇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二团二营四连副班长蒋永德。 蒋永德是四川安岳人,1931年生,1951年瞒着家人报名参军时,刚满20岁。 村里人都说他"瘦得像根柴",可他攥着征兵干部的手说:"我力气大,能扛机枪!" 到了部队,他被分到四连当通信员,因为腿脚快、记性好,总能在炮火里把命令准时送达。 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时总笑盈盈的小伙子,会在一年后的金城前线,写出一段惊人事迹。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正打得胶着。蒋永德所在的四连负责坚守537.7高地东侧的无名高地,他那天的任务是给前沿阵地的三班送弹药。 背着二十斤手榴弹爬过封锁线时,美军的凝固汽油弹突然砸下来,火墙把他和三班隔成了两段。 等他扑进防炮洞,才发现阵地上只剩他一个活物——三班战士全牺牲了,电话线被炸断,连里的增援一时过不来。 他摸遍全身,除了送弹药时揣的四颗手榴弹,啥武器都没有。 美军的炮弹像疯了似的砸过来,泥土溅得他满脸都是。 他贴着岩壁喘气,听见山下传来皮鞋踩石头的声音——一个排的美军正往上爬。 你可能会问,没枪没炮,他为啥不撤?后来他跟战友说:"三班的同志都在这儿,我要是走了,对不起他们瞪着的眼睛。" 蒋永德把三班遗留的六颗手榴弹捆成两捆,塞进交通壕的拐角。 美军离阵地还有二十米时,他猛地拽掉拉环,把捆好的手榴弹滚了下去。 这一轮,他打倒了十七个敌人,可自己的胳膊也被弹片划开个口子,血顺着袖子流进裤管。 没了手榴弹,他就往美军尸体上摸。捡起一把卡宾枪,却发现没子弹;抓起几颗手雷,拉环都锈住了。 他急得直跺脚,瞥见阵地上有半截爆破筒——那是三班准备炸碉堡用的,还没来得及用。 他把爆破筒藏在掩体后,等美军第三次冲锋时,抱着它就冲了出去。 美军以为他要投降,纷纷停下射击,等看清是爆破筒,转身就跑,可已经晚了。 三十多小时里,他就这么跟美军耗着。敌人冲锋,他就用石头砸、用刺刀捅,甚至把牺牲战友的钢盔扣在头上,装作活人迷惑敌人。 饿了就抓把雪塞嘴里,渴了就舔岩壁上的水珠。 有次美军的火焰喷射器扫过来,他滚进弹坑才躲过,后背的衣服全烧没了,疼得他咬着牙哼,却死死盯着敌人的动向。 第二天下午,四连的增援终于冲上来。战友们发现蒋永德时,他正趴在三班班长的尸体旁,手里攥着半截刺刀,浑身是血 嘴里还念叨着:"班长,我守住了......"清点战场时,大家数出196具美军尸体,而蒋永德手里,除了那半截刺刀,啥像样的武器都没有。 战后,蒋永德被记特等功,十二军给他颁发"孤胆英雄"奖章。可他总说:"功劳不是我的,是三班的同志用命换的。 归队后,他拒绝了连里让他转做后勤的安排,非要回通信班:"我还是送情报顺手。"1953年停战回国 他转业到重庆一家机械厂当工人,谁也不知道这个每天扛钢管的老师傅,是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创造奇迹的英雄。 有次厂里评先进,领导知道了他的事迹,要把名额给他,他却推给了刚进厂的年轻人 我当年在阵地,靠的是战友们留下的弹药,现在这先进,也该给更需要鼓励的年轻人。 "他的儿子蒋建军后来参军,问父亲打仗时怕不怕,他蹲在门槛上抽着烟说:"怕啊,可一想到身后就是祖国,腿就挪不动了。" 2018年蒋永德去世时,家人在他枕头下发现个布包,里面是那枚"孤胆英雄"奖章 还有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他自己写的:"三班的同志,我守了一辈子阵地,没给你们丢人。" 从四川乡村的青年到朝鲜战场的孤胆英雄,再到工厂里的普通工人 蒋永德用一生告诉我们:英雄从不是天生的超人,只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这样的英雄,不该被遗忘他们的勇气与坚守,才是一个民族最该珍藏的财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