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月亮]抗日战争前,日本间谍收集了中国各省人的性格。对广东人的评价很有意思,说广

[月亮]抗日战争前,日本间谍收集了中国各省人的性格。对广东人的评价很有意思,说广东当地汉族人比北方汉族人更团结,更狡猾。且先天聪慧、顽固、性格极其残忍。还告诫日军,在此处作战要特别注意后方警备。他们说,广东人团结可能是因为广东传统乡绅结构保留的完整,让广东人,尤其潮汕人很团结。那么,其他各省人的性格又是怎么样的呢? 广东之外,浙江人的标签就紧紧地和“生意经”挂钩。资料里写杭州、宁波一带的居民头脑灵活,视金钱如命,碰到利益时两眼发亮,做生意善于算计,非常会抓机会。 日军注意到,这种地方商业传统浓厚,联系紧密,对于外来者掌控经济很不利,所以早早要求占领后对这些区域采取特殊控制。 上海又是一番景象,日本人的笔记里说,上海人冷静会算账,做事循序渐进,从不头脑发热。这个城市的市民很像现代社会里的经济能人,凡事有计划,预算很细,他们还觉得上海人在整个国家里属于靠头脑吃饭的“精英型”。所以日本对上海这些大都市的社会结构格外关注,认真准备管理策略。 与这些精于算计的沿海地区不同,内陆的湖南让日本人警觉的地方是打仗的狠劲。日本间谍把湖南列为最不容易征服的区域之一,资料中反复说湖南人好武爱拼,战场经验老道,很多重要战役都是湖南部队拼死守住。 三次长沙会战,湘军主动出击,不怕牺牲,甚至装备落后都死拼到底,让日军感到头痛和敬畏。这种不计代价的反抗精神是其他地方少有的。 湖北则被记为外表豪爽,喜欢冒险,可一遇到事情就会多一份心眼,城府比湖南人更深。东北在日本档案里是性格强烈、容易激动,对兄弟和气有余、对对手绝不妥协,冲动时甚至喜欢“吹牛”,是典型的粗犷东北汉子形象。日军特意强调这些地方容易自发组织,行动力强,管理上格外困难。 还有像江苏,日军甚至把它按照苏南苏北详细划分。苏南民间富足,人精气软,做事情慎重但缺乏锐气,容易务实低调,不太会反抗正面高压。 而苏北则是“穷则思变”,不怕吃苦、敢于拼搏,打仗出能人,忍耐力强,容易出现敢打敢冲的本地英雄。日本人对这些情况一一备注,为后续作战和治理作准备。 河南也是这样被区域化处理。豫中、豫南多是厚道实在的农家风格,说话做事踏实,容易团结;豫西因为稍有经济基础,人爱面子,却有傲骨,兄弟情重。 豫北最让日军头疼,因为这里人张扬,办事团结,一旦有事,很容易聚众,把气氛搞得特别激烈。官军不易控制,还要防范各种“意外事件”。 至于河北,北方人格调温和,和气讲道理,但这种地方往往官气严重,不容易出乱子。河北南部和豫北相近,骨子里带着干劲,面对危险会迅速抱团抵抗,属于一旦遇到外来侵略容易出勇士的地方。 这些材料最终成了一本本“攻略”手册,日本军队要用来指导在各地如何分化中国人、削弱抵抗、顺利管理新占领区。 然而,日本人对中国各地“性格档案”研究得再细,也绕不开一个根本难题。他们看到的是各地的区别和性格差异,却没预料到,到了真正国家生死关头,所有中国人都会因为民族大义团结在一起。 抗战全面爆发后,广东人的精明与团结成了游击战的核心,上海和江浙的商人变身抗战的后勤骨干,湖南的血性让日军多次折戟,河南、江苏和东北的老百姓也都抛掉平日的小九九,一起守护家园。不同地域的性格在民族危难面前变成一股劲,彻底改变了日本人对中国社会的想象。 日本人花了无数精力做的性格调查,最后并没有帮他们打赢这场战争,反而让世界看见了中国人的团结和不屈。这段历史至今仍值得回味。大家觉得,如今以地域看人、凭性格来判断集体,该怎么理解呢?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聊聊。

评论列表

从心而行
从心而行 33
2025-07-04 00:30
看图用词,鬼子居然一个也不用贬义词,[得瑟]瞎编当我们白痴呀
天意人生
天意人生 32
2025-07-03 21:12
胡编乱造,令人恶心的自媒体
零度空间
零度空间 23
2025-07-03 14:29
广西人没在日本人的日记里,因为凡入桂日人活不过三月!

八米哥 回复 07-03 20:11
记录广西的小日本仔,都死在广西了。

用户56xxx07 回复 07-04 09:56
别扯淡了,在国民党统治下,广西照样打败仗!1945年8月14日,广西全州沦陷,是中国抗战丢的最后一座城

花月夜
花月夜 2
2025-07-04 09:24
小编就是那群日本间谍吧
万舞
万舞 2
2025-07-04 09:40
缺乏全局观
天天打牙祭
天天打牙祭 1
2025-07-04 09:18
没有川军?说明我们杀的日本人还是不够多
苍海一粟
苍海一粟 1
2025-07-04 00:11
台儿庄战役就是又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指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