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川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上任后,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打贸易战。从中国、日本到欧洲

川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上任后,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打贸易战。从中国、日本到欧洲,他几乎把所有对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都骂了一轮。但奇怪的是,他对中国和日本的态度却天差地远—明明中国的贸易顺差远比日本大,他却对中国客气得多,对日本却不断施压,甚至毫不留情。怎么会这样? 先看数字。 2018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超过4000亿美元,是日本的3到4倍。 当川普对中国加征关税时,中国没有退让,反而一轮一轮地反击—大豆、汽车、能源产品全都报复回去。中国不只市场大,而且有筹码,加上中国也没在怕,所以两边就这样硬碰硬。 结果是什么?川普嘴巴上说中国不公平,实际上却不断表示:“我和中国关系很好,他是我的朋友,他很聪明……”这种话,川普几乎没对任何其他领导人说过。他甚至在谈判过程中释出不少让步,因为他知道中国真的有本钱反击。 反观日本,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其实也不小,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但日本不敢对美国硬起来:一来是因为经济依赖美国市场,二来是长期的安全同盟关系让日本比较不会对美国翻脸。 结果川普怎么做?他不但指控日本市场不公平,还批评日本“搭美国的便车”、“军费出太少”、“汽车进口太多”,讲话毫不客气。日本虽然有点应对,却不敢真正报复,川普反而更得寸进尺。 但日本不是傻子。他们很清楚,川普是一个随时可以推翻协议、撕毁承诺的总统,像退出TPP、巴黎协定就是例子。所以日本表面上跟川普谈双边协议,实际上却更努力推动CPTP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走制度性的多边路线,根本没打算把鸡蛋放在川普这个不稳定的篮子里。 在2019年日美贸易谈判时,日本曾以“农业敏感项目”为由,推迟谈判进度,尤其是针对稻米开放问题。这其实是一种战术—表面上讲农业,实际上是透过技术问题来拖时间,避免快速进入一场无法掌握的交易。 日本知道这场谈判对方不是真的想“谈”,而是想“逼你让”。与其贸然签下一纸不对等协议,不如慢慢耗,拖到风向变。 从这整件事看来,川普的贸易策略其实是双重标准。他对中国这个真正的对手反而保留谈判空间,对日本这样的盟友却一再施压,还要求让利。这种“对手可谈,盟友可逼”的逻辑,也让很多亚洲国家对美国的诚意打上问号。 日本不是不能谈,而是不信。川普在亚洲留下的是一个“不讲规则、只谈交易”的印象,而对一个长期习惯制度与盟友关系的地区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