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伪装成老农,打算去军部开会,谁知路上却被伪军拦下,警卫员正要动手,张云逸却说别慌,让我来吧! 没想到他用三句话缴了伪军的枪,还顺手端了叛徒老巢,演绎了战争史上一出经典的草船借箭。 话说张云逸的革命生涯始于1909年同盟会的硝烟。从小出身海南贫农家庭的他,16岁就考入广东陆军小学。 那会儿正赶上革命风潮,于是他毅然决然的立志干一番大事业。 在黄花岗起义中他冒死传递情报,因投弹精准得名炸弹队长。 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多场战斗,因此也积累了不少的战斗经验。 到北伐战争时他已经时国民革命军师参谋长,却为信仰毅然加入共产党从此把命交给革命。 到了1929年寒冬,他假借督办公路之名潜入广西,将400条藏于商船夹层的步枪化作百色起义的火种,创建红七军任首任军长。 当堂弟张逸秋因后勤失职导致部队遭袭,他顶着家族压力将其撤职调离,革命纪律容不得血脉私情。 长征途中,这位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甘当开路工。部队过乌江急需架桥,他就带人扎进刺骨江水打桩铺板,冻裂的双手缠着布条继续勘察险路。 陈毅见状感慨,他当主角时虚怀若谷,当配角时甘为人梯。 总而言之一句话为了抗战,那里需要他就去哪里,是一位复合型人才。 抗战爆发后,他率新四军在淮南开辟根据地,总穿着打补丁的军装与士兵同吃杂粮饭,官兵们常见他深夜给伤员缝棉衣,针脚细密如作战地图上的标记。 在1942年春的淮南敌情严峻,日军悬赏十万大洋捉拿张云逸。 赴军部开会途中,联络站突遭破坏的痕迹让他警觉,当即命令警卫员王建高等人换上破袄草鞋,将手枪藏进装满野菜的竹篓。 行至李家村渡口,船刚离岸就被伪军小队截停,小队长跳上船时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张云逸的粗布裤腿。 警卫员摸向腰间枪柄的瞬间,张云逸用眼神制止。他佯装谄媚凑近小队长耳语,谎称发现新四军行踪需借道追捕。 待对方放松戒备,他突然高喊你们队长随我们执行任务,同时闪电般拔枪抵住其腰眼。 船至河心,他借叛徒彭五之名诈出伪军据点,押着小队长直捣敌巢。当叛徒彭五满脸堆笑开门迎贵客时,等待他的是黑洞洞的枪口与锄奸队的麻绳。 在1949年秋,57岁的张云逸带着满身弹痕南下广西。面对白崇禧残部与土匪勾结制造的动荡,他挎着竹笠走进南宁酸臭的贫民窟,在漏雨的窝棚里与百姓同喝木薯粥。 警卫员见他独自走进土匪出没的村寨急得跺脚,他却摆摆手,不沾地气怎知民生疾苦? 三年剿匪47万人的捷报背后,是他把省政府配发的公务车换成破旧自行车,车铃铛响遍81个县城。 为根治贫穷,他亲赴上海恳请企业迁桂。当南宁机场在荒坡上破土时,这位开国大将卷起裤腿跳进基坑,与民工共抬石夯。 工人们后来才知道,那个总把肉包子让给小伙子的张老头,竟是省委书记。 儿子入学填表时父亲职务一栏永远空白,他告诫孩子,特权是腐骨毒药,踏实做人方得长久。 1955年授衔大将后,张云逸在北京的居所令新警卫员愕然,漏雨的屋顶下,露出海绵的旧沙发用麻绳捆扎固定,厨房贴着节约如燕衔泥,浪费似河决堤的纸条。 组织安排修缮房屋被他婉拒,工人全家挤通铺,我住小楼已惭愧。那日家中收到山东老区寄来的红枣,他立即自掏运费退回,百姓血汗换的粮,党员咽不下。 在之后的文革风暴中,他拄拐挡在批斗会场门前,我参加革命时,有些人还在当军阀走狗! 得知老战友受难,他直斥江青祸国,因反对顶峰论被批"思想落后二十年。 1974年病危之际,他让夫人翻出珍藏的党费证,颤抖的手指划过1926年入党登记栏,像抚摸硝烟中的火炬。 他是我们的大英雄他的一生不是在为百姓着想就是为国家着想从来都没有考虑下自己,致敬英雄。 主要信源:(《开国大将传记》《新四军战史》《广西剿匪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