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大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姚广孝送他至郊外,下跪向他道别。

大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姚广孝送他至郊外,下跪向他道别。 朱棣一向倚重广孝,就低声问他可有特别嘱托? 姚广孝密语道:“王爷,南方有方孝儒,素有学行,打下南京后,他一定不肯归降,请王爷不要杀他。如果杀了他,那么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断绝了。” 朱棣点点头,将姚广孝的话记在心间。 果然,朱棣打下南京后,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己,许多大臣争相投降,以求延续荣华富贵。 唯独方孝儒公然为建文帝披麻戴孝,跪在午门外嚎啕大哭。 朱棣闻讯后极为恼怒,但想到姚广孝的嘱托,暗暗压下怒火,只是将方孝儒押进大牢,并未立即诛杀。 此时,为了显示自己当皇帝名正言顺、深得民心,需要一位建文朝的标志性人物来起草诏书。 朱棣命人释放了方孝儒,并亲自低眉顺眼地说,我的即位诏书,非先生起草不可。 不料方孝儒拿起笔在纸上刷刷写下“燕賊谋反”四个大字,然后把笔扔在地上,对着朱棣就开始破口大骂。 朱棣强忍怒火,令人继续劝说,但方孝儒铁了心喊道,只求速死,绝不起草诏书。 朱棣勃然大怒,呵斥道:“即使死,难道不顾虑株连九族吗?” 方孝儒心如坚铁,答道:即使株连十族,也奈何我不得! 朱棣气急败坏,当即下令逮捕方孝儒十族,然后当着他的面,一个一个地处死。 方孝儒悲愤欲绝,但他并不屈服。无奈之下,朱棣只好下令将他凌迟处死。 方孝儒面对白刃加身,凛然不惧,就义前坦然写下绝命诗一首: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诚发贲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有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儒的家人直接受到牵连而死的累计达873人,另有众多受到充军边疆的远房亲戚。 方孝儒的死令天下人十分同情,连朱棣的后人也不尽赞同株连十族这种残暴行径。明神宗朱翊钧就认为祖上做的不对,下诏为被处死的建文朝各位忠烈大臣建庙祭祀,寻找他们的后裔给予抚恤。 明成祖朱棣一生征战,威名赫赫,唯独在靖难之役中屠戮众多一事饱受争议。以至于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书中写道“明代政治的败坏,实始于成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