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1996年,山东老人私藏2支手枪被群众举报,民警上门收缴,不料老人却说:

[太阳]1996年,山东老人私藏2支手枪被群众举报,民警上门收缴,不料老人却说:这把枪是粟裕将军奖励我的! (参考资料:2021-09-15 济南日报——忠诚丨一把匕首两把枪见证戎马一生——“粟裕将军奖我一把枪”) 在莱芜,有位叫滕西远的老兵,他的人生快一个世纪了,经历的风雨比电影还要曲折,他有几件宝贝,一把不到二十厘米的匕首,还有两把擦得锃亮的手枪,这些东西记录了他怎样的腥风血雨? 滕西远的童年,一个字就能说完:苦,1925年,他出生在莱芜口镇的山村里,爹娘早逝,他跟着四个兄弟一块儿长大,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要过饭,也正是这种苦日子,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火种——他要换个活法。 13岁那年,入了党的哥哥去参军,滕西远也跟了过去,成了县大队里的一名小兵,因为人又黑又瘦,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滕黑子”,谁知这外号竟跟了他一辈子。 别看滕西远是个不起眼的新兵,他刚入伍就干了件大事,一次动员会上,首长问:“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就看谁敢去砍下日本鬼子的脑袋!” 这话一下就点燃了滕西远,他当场立下了军令状,可他手里唯一的武器,就是那把不足20厘米的匕首。 没过多久,鬼子进村扫荡,滕西远瞅准机会,和两个战友躲开大部队,盯上了一个落单的日本兵,他灵机一动,爬上猪圈顶棚,趁对方不备猛地跳下去,将人扑倒,两个战友心领神会,死死按住敌人的手脚。 滕西远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抽出匕首,猛地刺向敌人的脖颈,一个13岁的孩子,干掉了侵略者,这事震动了整个部队,首长拍着他的肩膀夸赞他,还奖励了他一把沉甸甸的匣子枪,这把枪,也正式拉开了他戎马生涯的序幕。 枪在手,滕西远的传奇才刚刚开始,1946年,他调入华东野战军七纵炮兵连,因作战勇猛立下一等功,在表彰会上,粟裕将军亲自把第二把手枪挂在了他的胸前。从此,“双枪滕黑子”的名号在部队里无人不晓。 不过,英雄光有武器还不够,还得有信仰,1947年,滕西远在战场上入了党,他发誓:“我是吃共产党的饭长大的,不怕死,更不怕苦!” 这句承诺,在朝鲜战场上得到了最残酷的验证,1950年,他随部队入朝作战,天寒地冻,头顶是敌机盘旋,嘴里是炒面,行军全靠两条腿。 一次,部队的去路被一辆敌军坦克死死挡住,唯一的办法就是炸掉它,作为炮兵连长,滕西远抢下了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行动前,他平静地交代战友:“我要是死了,给我家里捎个信儿。” 夜色掩护下,滕西远挂着炸药包,匍匐着摸到坦克边上,迅速将炸药包挂上履带,点燃引信,然后转身就跑,身后一声巨响,坦克报销了,他也得了个“爆破英雄”的美名。 整个军旅生涯,滕西远获得过很多的战功,眉眼间被弹片划出的黑斑,成了他永不褪色的勋章。 从战场上载誉归来,滕西远的热情却没有丝毫消减,他先后在河南、北京的部队任职,跳伞、开坦克,样样精通,1963年,他转业回到家乡莱芜,在公交、园林、住建等单位继续发光发热。 从一个差点饿死的孤儿,到一个战功赫赫的英雄,再到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市民,滕西远的一生,就是一部写满了忠诚与勇气的历史,他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