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8年,国务院副总理孙健到外地检查工作回来后,组织上问他对将来的生活有什么要

1978年,国务院副总理孙健到外地检查工作回来后,组织上问他对将来的生活有什么要求,孙健果断地回答说:“回天津!” 国务院副总理孙健1978年外派检查回来,被问及今后的生活想法,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想回天津。同年三月,孙健职务被免去,真回到了天津机械厂干活。 在这个工厂里,孙健解完手上完厕所出来,碰上工友总是主动打招呼。 工友们见这位曾经的大干部如此没有架子,都挺感慨。 他们说:“人家当过那么大的官,可大小便这事,跟咱们一样,用的就是咱工人的茅房,厂里办公楼里头那个‘党委专用’的厕所,人家根本不进。” 那个“党委厕所”有专人打扫收拾,当然要比厂区院子里大家伙儿共用的干净亮堂。 在不少人心里,觉得孙健当过副总理这样的大人物,怎么也该有点特殊,上厕所总得有个讲究地方。 可孙健不这么想。他打心眼里认定自己就是个普通工农分子,没啥高人一等的。说起来,他当年能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跟这份和群众贴近的心劲关系很大。 1974年,四届全国人大就要开了,毛主席考虑要让一些从工人农民里出来的干部当副总理。 这事他跟周恩来总理他们商量过,大家伙都点头认可。 1975年1月,大会在北京举行。经周总理提名,孙健和陈永贵等几个人都选上了副总理。 孙健分管全国工业这一大摊子事,陈永贵管农业。那年,孙健刚满3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孙健自己回忆这事,说法很实在:他估摸着程序大概是政治局先报给毛主席批了,再拿到十届三中全会上去议,最后在四届人大上周总理提名,大伙举手,他就这么被选上了。 坐上副总理这个位置,孙健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但他不是个退缩的人,卯足了劲想把工作干好,对得起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 有回见到周总理,周总理跟他说:“孙健同志啊,咱们这班子里头,数你年纪最轻。 你得常往基层跑跑,多贴近群众。起码得拿出三年时间,摸清下面的情况,这样往后工作才好铺开。”周总理这番话,孙健听进去了,觉得非常有道理。 他就严格按照这指示去做,全国各地到处调研,一头扎到最基层去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孙健后来回忆这段日子,话里带着清醒和实在:他晓得“自己得老老实实做事,夹着尾巴做人”,像钓鱼、打猎、游山玩水这些事,根本不去沾。 无论去什么地方,从来不要警车给他开道,安排了他也让撤了,觉得没这个必要。 他明白自己这是“小马拉大车”,能力水平确实有差距,得加倍努力才行。 组织上对孙健的调查很深入扎实,他确实是个典型的工农干部根底。 1951年,刚15岁的孙健进了天津内燃机厂,当学徒学翻砂。 他干活麻利,不怕苦,做人也实在,师傅很喜欢这个徒弟。 没多久,经过师傅考核,他就出师成了正式工人,后来一步步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再往后,从班组长、车间主任、团委副书记到保卫科科长,一路干上去。 1958年12月,他入了党,接着又担任了天津内燃机厂的党委副书记、书记。后来工作调动,到了天津市轻工业局。 时光到了1970年9月,孙健被安排做天津一机局革委会副主任,管着天津市的工业生产。 局里的领导为了弄清他的底细,专门派人去了他的老家调查。 调查的人到了孙健家乡,看到他在农村生活的老父亲、爱人和孩子。 全家住在土改时分的房子里,那房子墙上还裂着口子,里面塞着破布挡风。 工作人员回来跟局领导汇报说:“孙健同志能忍受这种艰难,可真行,再不解决他家困难,咱们这社会主义脸上也不光彩。”局里这才赶紧关心,把他爱人厐秀婷和老小接到天津团聚。 厐秀婷也在组织照顾下,进了工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1973年1月,孙健又升了,做了天津市生产指挥部副主任。随后,他担任了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就是他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段,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 官做得再大,孙健这个人一点儿没变。他觉得工作大院里有块空地空着可惜,就自己挽起袖子带头示范,教身边的工作人员种菜,白菜、茄子、豆角种得满满当当。 那时候,好些到北京工作的干部都把家眷接去了身边,但孙健和陈永贵他们几个却没这么干。 就这样,他在副总理的位置上踏踏实实干了三年,一直没把天津的爱人和孩子接到北京。 1978年回到天津厂里工作,42岁的孙健还是牢牢记得毛主席和周总理那些教导。 他和工友们打成一片,一门心思为厂子里谋发展。 工人们都乐了,说:“老孙头一来,咱们这儿都跟着活起来了!”后来有次厂里评先进,他上台领奖,底下工友们全都站起来喊:“孙头儿,你这个先进当得实诚!该领!”听到这话,孙健眼眶都热了,心里那个感动甭提了。   信息来源: 《人民政协报》相关人物专访与史料综述 天津日报》2018年刊登的《时代人物》专栏关于孙健同志生平回顾文章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1年发布的地方历史人物纪实报道中提到孙健同志家属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