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李宜娟出演了《甄嬛传》的端妃,让她一下子受到了许多人关注,她走在外面总有人看着她,有的人会上前轻拍拍她,问:“你是演过《甄嬛传》吗?”李宜娟却摇头说:“不是,那是我妹妹。”
李宜娟1974年9月26日生在贵州遵义红花岗区,那地方有红色历史和湘江河边的绿柳风光。她小时候受祖母影响,爱上了越剧,耳濡目染中对表演有了兴趣。199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全国招生,她报名考试,凭着一首诗、一段舞和越剧唱腔被录取,考官还夸她气质像“山间薄雾”。进学校后,她发现表演不是光靠天赋,专注力和气息控制这些基本功让她头半年挺吃力。她没放弃,拼命练,还找同学教授请教,终于摸到了门道。
1998年,她还在学院时就拍了《澳门风云》,第一次感受到了拍戏的压力,也攒下了经验。毕业后,她进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演过《聊斋先生》里的侠女和《神厨》里的苹儿,虽然不是主角,她也认真对待。2001年,她在《永不放弃》里演护士,情感到位得了好评。可她老被安排演比自己年龄大的角色,心里有点不得劲,但她没抱怨,继续默默干。
接下来的十年,她演了不少配角,事业没啥大起色。她还听了父亲建议,去北京师范大学读了三年中文系研究生,一边学习一边拍戏。直到2011年,她试镜《甄嬛传》的端妃,端庄又隐忍的气质打动了导演,角色到手。剧播出后,她演技在线,观众都记住了这个端妃,她的事业也算有了突破。
2011年,《甄嬛传》成了全民热剧,李宜娟演的端妃沉稳有智慧,圈了不少粉。她从默默无闻的配角变成了大家眼里的“娘娘”,走在街上总有人认出她。可她却老说演端妃的是她妹妹,这让人挺摸不着头脑。她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人,多年低调演戏让她不太适应这种关注。可能是觉得名气来得太快,心里没底,想给自己留点喘息的空间。
她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喜欢昆曲、川剧,还研究茶道,这些爱好让她在演艺圈里显得有点不一样。她演历史剧特别有味道,可能也跟她这份沉稳有关。她不是没骄傲过自己的努力,但面对粉丝的热情,她更愿意退一步,拿“妹妹”当挡箭牌。她不是真要骗谁,就是想让自己活得轻松点。
《甄嬛传》之后,李宜娟的事业上了新台阶。2012年,她在《天亮请睁眼》里演反派,跳出温婉形象,观众挺认可。2013年,她主演《一生守护》,演了个坚韧的女人,角色很接地气。2014年,她在《重返20岁》里演配角,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提名。2016年,她低调结婚,对象是个圈外人,婚礼没啥曝光,她还是想护着自己的私生活。
2018年,她在《动物世界》里演郑开司的妈,情感真挚给电影加分。2020年,她在《正道无敌》里演杨淑君,演技更成熟了。2022年,《十年一品温如言》上映,她演配角还是很出彩。2024年,她接了《星辰令》,2025年还参加了《甄嬛传小主节晚会》,跟杨紫嫣、万美汐一起演《你要跳舞吗》,勾起了不少人回忆。
她没被名气冲昏头,一直喜欢传统文化,昆曲、川剧玩得溜,还常在小剧场露一手。她研究茶道,参加茶文化活动,也没少做公益。2012年,她在内蒙古慈善晚会拍了苗族刺绣,2013年在南昌SOS儿童村给小孩表演彩绸舞,还送了自己做的插花。2023年,她演话剧《梅兰芳》里的福芝芳,拿了中华文化传播贡献奖,连梅葆玖都夸她。
李宜娟从贵州小城走到今天,靠的是真本事和坚持。她不是天生的大明星,一步步熬出来的。她喜欢收藏古董,家里放满了陶瓷和古琴,生活简单又实在。她演戏认真,不管角色大小都用心,端妃让她火了,可她没飘。说“妹妹”演的端妃,可能就是她面对名利的一种态度——不想太张扬,想留点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
她这辈子没啥大起大落,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名气对她来说是认可,不是负担。她用自己的方式平衡事业和生活,挺让人佩服的。到了中年,她还是那个沉得住气的演员,跟家人相处,享受自己的小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