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名顶级AI专家助力加盟英伟达!他们都来自清华! 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为了与中国在AI领域赛跑不惜高薪挖掘人才,不得不说还是很具有诱惑力的。但我们也不能给这两位AI领域的英才进行道德绑定,毕竟是人家的自由。
这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有人痛心疾首“清华培养的人才跑去给美国企业打工”,也有人冷嘲热讽“给钱就跪,谈什么理想”。但键盘侠们可能忘了,去年英伟达给AI博士开出的年薪,足够在北京全款买套学区房。
看看英伟达的招聘名单就知道,黄仁勋早把中国高校当成了人才富矿。光是清华过去五年就有17位顶尖学者跳槽硅谷,MIT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培养的AI专家34%最终流向美国。这哪是简单的个人选择?分明是场没有硝烟的军备竞赛。
国内某大厂HR私下吐槽:“我们开200万年薪都觉得肉疼,人家英伟达直接砸股权激励。”要知道这些科学家手握的专利,可能决定未来十年自动驾驶或者医疗AI的行业标准。人才流失背后,其实是技术话语权的转移。
但把板子全打在科学家身上也不公平。某位不愿具名的青千学者说得实在:“我们实验室的GPU集群等了八个月还没批下来,人家英伟达最新款H100随便用。”当国内科研还在为报销差旅费填表格时,硅谷已经用顶级资源筑起了人才虹吸的护城河。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去年做过调研,62%的理工科留学生认为“科研自由度”比薪资更重要。这记耳光抽得生疼——我们总说“科学无国界”,可为什么顶尖人才用脚投票时,永远朝着科研环境更好的地方跑?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深圳最近建成的超算中心算力跻身全球前三,华为昇腾芯片已经能跑通百亿级参数大模型。那位跳槽的清华教授在采访里留了活话:“如果国内有匹配的科研条件,谁愿意拖家带口漂洋过海?”
说到底,与其道德绑架个人,不如想想怎么把中关村的咖啡厅变成能留住天才的土壤。当我们的实验室也能随时调用万张GPU卡,当院士评选不再论资排辈,今天流向硅谷的人才,明天或许就是中国AI弯道超车的火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