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导演李璐拿着《人民的名义》的剧本找到范伟:“赵德汉这个角色只有你能演,片酬不是问题。”看过了剧本之后,一向爱好喜剧的范伟就嗤之以鼻,觉得这和自己的“形象”完全不符合,就果断拒绝了,“这不就是贪官吗?演出来不得被人骂死?”
范伟,1962年出生在辽宁沈阳,打小就喜欢表演。他在沈阳曲艺团学相声,靠着天赋和努力一步步闯出名堂。1995年,他第一次上春晚,和赵本山、高秀敏搭档的小品《牛大叔提干》火遍全国。后来跟赵本山合作《卖拐》《卖车》,那幽默劲儿,简直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表演接地气,像邻家大叔,带着点生活味儿,让人看着就乐。
范伟不光在小品里厉害,电视剧里也有一手。《刘老根》《马大帅》里,他演的角色台词经典,形象鲜活,观众一提他就想到笑声。他这喜剧标签打得太牢了,简直就是观众心里的开心果。所以,当李路找上门,请他演《人民的名义》里的赵德汉时,他心里犯了嘀咕。赵德汉是个啥人?表面老实,背地里贪得无厌,和他那欢乐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他琢磨着,演这个不得翻车?观众会不会觉得他“变味”了,甚至骂他?这种顾虑让他果断推了这个角色。
范伟的选择其实挺能理解。他不想砸了自己辛苦攒下的口碑,毕竟在观众眼里,他是带来笑声的人,不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反派。他这决定,也看出他对自己的定位有多清楚,不冒险,不乱来,稳稳当当走自己的路。
再说侯勇,1963年生的沈阳人,跟范伟同乡,但路子完全不一样。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演技扎实。他早年演了不少正剧,像《大染坊》里的陈寿亭,沉稳又有魄力,把个商人演得活灵活现。还有《生死线》,硬汉形象深入人心。他的表演有深度,像老匠人雕东西,细致又带劲儿。
2017年,《人民的名义》剧组因为范伟拒绝,急着找人顶上。李路和高亚麟一合计,觉得侯勇靠谱,就找了过去。侯勇一看剧本,赵德汉这角色挺复杂,工资才4000块,家里却藏着上亿现金,这反差够劲儿。他一开始也有点犹豫,怕演贪官给自己招黑。可他转念一想,这角色有嚼头,能挑战演技,就点头答应了。
侯勇这决定挺有魄力。他不怕别人怎么看,就想把角色演好。他这种态度,也让他抓住了这次机会,干了一件大事。 侯勇接手赵德汉后,那是真下功夫。他知道这角色不简单,既要演得真实,还得让观众记住。他拍那段吃炸酱面的戏,连吃六碗没味道的面条,就为了让效果到位,剧组的人都佩服他的拼劲儿。
到了赵德汉暴露真面目的时候,侯勇的演技彻底炸了。从慌张到崩溃,再到痛哭流涕,他把这角色的内心翻了个底朝天。那句“祖祖辈辈都是 农民,穷怕了”,让人听着既生气又有点同情。他没把赵德汉演成单纯的坏蛋,而是挖出了这人内心的挣扎和扭曲,演得太到位了。
侯勇的表演,真不是盖的。他把赵德汉这角色立住了,也给整部剧开了个好头。他的努力,直接把观众的心抓住了。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火得一塌糊涂,侯勇的赵德汉成了大家聊得最多的点。虽说戏份不多,可他演得太绝了,网友都说这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有人评价:“侯勇一上来就扔了个王炸,后面的演员压力山大。”连演祁厅长的许亚伟都说,侯勇前两集就把他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