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刺客都有多拼命?当年同盟会内部曾经专门设有一个暗杀部门,19岁的福建侯官人方君瑛为部长,主要成员有吴玉章、黄复生、喻培伦、黎仲实、曾醒等年轻人。谁都知道,暗杀这种事情,即使是成功了,刺客也基本上难以脱身,因此,它需要的是决死之士,只有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之人,才能扛起刺杀重任。 清末,国家乱成一锅粥,满清政府腐败得不行,列强虎视眈眈,民族危机压得人喘不过气。在这种绝境下,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用暗杀来唤醒国人、推翻暴政。他们知道干这事九死一生,可还是义无反顾地上了。你想想,一个19岁的女孩带着一帮年轻人搞暗杀,得有多大的胆子?他们的故事既悲壮又震撼,拼命的样子让人肃然起敬。想知道这些刺客到底有多拼吗? 清末的革命风起云涌,同盟会是当时反清的主力军。为了动摇清廷根基,他们专门设了个暗杀部门,负责人是个19岁的福建侯官人方君瑛。这姑娘年纪轻轻就挑大梁,手下有吴玉章、黄复生、喻培伦、黎仲实、曾醒等一帮热血青年。暗杀这活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成功了也很难全身而退,得完全不怕死才行。这些年轻人明知前路凶险,却个个把生死抛在脑后。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用自己的命,换国家的醒。 方君瑛1884年出生在福建侯官一个有钱的商人家庭,小时候聪明伶俐,日子过得挺滋润。1901年她跑去日本留学,碰上了孙中山那帮革命派,思想一下被点燃了。1905年加入同盟会,没两年就当上了暗杀部门的头儿,那时她才19岁!1908年她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没成,但胆子真不是盖的。1911年广州起义,她亲自上阵筹备,豁出命去干。革命成功后她去法国留学,1923年回国,看到国家还是乱糟糟,自杀结束了一生。她这一路,太拼也太悲了。 吴樾1878年出生在安徽桐城,家里穷,靠哥哥拉扯大。从小爱读书,有一股侠义劲儿。加入同盟会后,他看清廷不爽,觉得得干点大的。1905年他写了《暗杀时代》,鼓吹用暗杀推翻满清。同年在北京火车站,他带着自制炸弹去刺杀五大臣,结果炸弹响了,他自己也没了,五大臣倒是跑了。他才27岁啊!这事虽然没成,却像一记警钟,把好多人敲醒了。他的拼命,真的是拿命在赌。 史坚如1879年出生在广东番禺,家里条件不错,祖上还是明末名将史可法的后人。他在岭南大学读西式教育,受新思想影响很深。1900年义和团闹得凶,他为惠州起义筹钱,还计划刺杀两广总督德寿。他带着人挖地道埋炸药,干得热火朝天,可惜炸药没全爆,计划泡汤了。他被抓后从容赴死,才21岁。一个书生能这么拼,真是让人佩服。 喻培伦1885年出生在四川内江,1905年去日本留学,本来学工业,后来转到医校药科,专攻炸药技术。加入同盟会后,他成了革命军的炸药专家。有次实验失误炸断三根手指,他愣是咬牙继续研究。1911年黄花岗起义,他带着自制炸药冲在前头,战斗中牺牲,年仅26岁。他的技术让革命军威力大增,拼命的样子让人没法忘。 暗杀部门的行动,都是拿命去拼。1905年吴樾在北京火车站搞刺杀,带着炸弹混进人群,最后炸响了,自己也没了,把清廷吓得不轻。1900年史坚如在广州挖地道埋炸药,想干掉两广总督德寿,虽然没成功,但他那股狠劲让人服气。1911年喻培伦在黄花岗起义里带着炸药冲锋,炸得敌人晕头转向,自己也倒下了。方君瑛1907年在日本研究炸药,烫伤了手也不吭声,1911年还从香港偷运军火到广州,硬是撑着把东西送到了。这些人,个个都是拿命在干。 这些刺客的拼命不是白费的。吴樾的炸弹没干掉五大臣,却炸醒了很多人。史坚如的事迹鼓舞了惠州起义。喻培伦的炸药技术让革命军更强。方君瑛的组织能力推动了广州起义。陈独秀后来的思想启蒙,影响了一代人。他们的血,最终汇进了1911年武昌起义的洪流,满清倒了,中华民国起来了。他们的拼命,真的是用命换来了国家的转机。 吴樾死前说:“死后无名,但求报国。”史坚如被抓后喊:“我不怕死,只恨没成功。”喻培伦写过:“革命需流血,我愿为先。”他们的态度,都是视死如归。方君瑛革命成功后去法国读书,1923年回国自杀,可能是对现实太失望。陈独秀转向思想启蒙,1921年创立共产党,开辟了新路。他们的结局,有悲有壮,都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