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1日,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的“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展览”北京巡展活动上,来自遵义市“小小红色宣讲员”,不仅与北京青少年一道同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的实践思政课,并以“10后”特有的话语体系及稚嫩的童声诠释革命精神,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红色文化故事。
近年来,遵义市教体局为有效利用长征红色资源,深刻诠释遵义会议精神,与遵义会议纪念馆创新构建了“红色思政大课堂”融合育人体系。其中,组织“小小红色宣讲员”参与“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全国巡展活动,开辟了一条“角色反转激活主体性、场景延伸强化沉浸感、馆校协同构建生态圈”的特色新路径,为用好长征资源深化课程思政提供了生动范例。
从“学习者”到“讲述者”: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角色,转变为红色故事的主动传播者。巡展前,“小小红色宣讲员”们全力以赴,一边熟练背诵上万字的解说词,确保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精确无误;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广泛翻阅相关历史书籍,不断拓展知识面。他们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程,真切读懂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征程,深刻感受红军长征中坚韧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
从“坐听课”到“行走讲”:告别单一课堂,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小小红色宣讲员”们迈出校园,走进充满历史底蕴的展馆,在巡展现场面向公众,生动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边走边讲”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红色文化发生的真实场景,实现了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深度融合。这种场景化教学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培育起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游客们专注聆听后的实时反馈与热烈掌声。
遵义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馆校协同构建育人共同体,实现双向赋能新突破。作为校馆合作的典范,遵义会议纪念馆提供红色资源与实体场景,遵义市教体局搭建能力展示平台,二者通过“互聘师资、共建基地、联合考核”实现深度协作。遵义会议纪念馆专业讲解员对孩子们“一对一”指导宣讲技巧,遵义市教体局通过竞赛选拔培育人才梯队。目前,全市校馆互聘思政教师100余名,分批次培养“小小红色宣讲员”2000余名。这种联动将静态历史转化为动态育人资源,既让红色故事“活”在当下,更让思政课成为塑造价值观的“精神灯塔”,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与综合素养提升的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