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冤了!福建,一小伙和朋友乘坐电梯,一进电梯就忙着看手机和聊天,结果下错楼层,同电梯大妈喊住了他,告诉小伙,那是她的楼层。不料,大妈抢行擦身而过,小伙的手机不慎从32楼电梯缝掉落到地下损坏,小伙认为是大妈导致的,要求其赔偿,最终,大妈承担55%的责任,赔偿2500元!
信息来源:国+社区2025年7月1日报道
6月21号傍晚快5点,小伙儿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小区电梯里等着上楼。
他站电梯门口左顾右盼,想着赶紧去同学家吃饭。
外卖小哥刚下了电梯走掉,他就往前挤了挤,人也没看清楚谁进来,就开始低头摇头晃脑、跟朋友叽里呱啦地聊天,还不时用手机回语音消息。
电梯门啪地一声关上,又往上升了几层。
没多久,门又开了,大妈也上来了,按下了自己要下的楼层键。
小伙儿还顾自玩手机,没往外看。
门再次关上后,他继续东张西望,一会儿和朋友聊新游戏,一会儿划着手机屏幕。
当电梯到楼层开门时,他一个箭步冲出去,谁知刚迈出一步,就听大妈急呼一声:“没到没到!你这层不是你的!”
小伙儿一抬头,果然不是32楼,而是大妈要下的那层。
他慌忙往里退,大妈也同时往外挤。
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大妈下意识伸手拉了下他胳膊。
小伙儿手机正好拿在手上,手一抖,手机“嘭”地一声滑到电梯门缝里,接着“咔嚓”一下滑入缝隙里,直直从32楼一路坠到地下室。
小伙儿当场懵了,赶紧蹲下想捡,一看手机已经不见影子。
物业阿姨上来用小工具捞也没捞起,直到最后手机被送到维修点,一看报废——屏幕碎成渣,主板进水完全没救了。
事后,小伙儿觉得自己损失几千块钱的手机和里面一堆照片、文件,都打算找大妈算账。
大妈却说自己也是正常下电梯,怎么就得赔钱?
两边吵不拢,后来请了社区调解员。
后来,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要承担责任。
要论大妈确实在抢行下电梯时碰到了人,也得负一定责任。
可小伙儿自己在电梯里玩手机、下楼冲忙,也有过错。
最后大妈承担55%责任,赔了小伙儿2500元。
视频一传到网上,有网友说:“小伙儿自己玩手机分神,根本没看清楼层,人家大妈好心提醒,还得赔钱?太冤!”
也有网友说:“大妈伸手那一下确实是导火索,不是正经下电梯,难怪手机掉了,赔一半站得住脚!”
还有网友调侃:“年轻人碰瓷老人?走错层还怪人,摔坏了手机自己扛呗!”
我倒觉得,这事给大家提个醒:电梯里别玩手机刷抖音,眼睛一闭一开就到不了自己地方了。
东西拿着别松手,电梯门一关一开缝隙大得能捡东西,也能掉东西。
其实,大妈的动作也是很正常的,很多人担心电梯要关上了,都会下意识往前走,而有些人会习惯拉一下人,她可能也是好意,想让小伙进来。
要我说,不单是坐电梯,开车走路这些都应该少玩点手机,说不定一不留神,下一秒意外就发生了。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