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老夫妻想卖了大房买小房,中介爽快地与他们签了《房屋独家委托协议》,并承诺在

上海,老夫妻想卖了大房买小房,中介爽快地与他们签了《房屋独家委托协议》,并承诺在约定的时间内出售。而两天后,中介便撺掇他们买新房,并让他们迅速交上10万定金,在2个小时内签了多份协议。老人架不住中介多人的轮班说服,借钱交上定金。没想到,大房子并未在约定时间出售,无力购买新房,遭到上家房主索要违约赔付100万,78岁老太急火攻心犯了心梗被送医院抢救。

78岁的应阿姨与79岁老伴方大爷在7年前购买了一套141.01平米的4居室大房。

他们觉得年纪大了,大房太耗精力打理,想把大房卖掉换成小户型,这样还会剩余一部分钱来养老,一举两得。

2024年11月29日,他们委托一中介,表明自己卖大买小的心意。

中介一听非常高兴,爽快地与他们签了《房屋独家委托协议》,并成承诺于2025年3月31日前将房屋售出。

店长夸下海口保证会在约定日期前卖掉房子。两老人并未收取任何押金或保证金,也未在协议上提及任何的“制约条款、违约条款”。

两天后,店长兴奋地给应阿姨打电话,说有一套房正适合她家,让她们去看下。

应阿姨直接拒绝说,得卖了房才有钱买新房!可店长一门的撺掇,说看看就当了解行情了,还说他们早晚都要买套小房,应先着手准备,以免户口腾空,没地方落。

再说您卖掉大房,你的东西都没地放,买了房子就可以搬进去了。

应阿姨被说的动了心,想着看看也无妨,店长看她有了心思,赶紧派多名中介小哥开车去接老两口。

中介热情地介绍,116平两居室房,才590万,房子位置好、这样价格难得一遇,是多家都想抢到手香饽饽,要不是看应阿姨老两口人好,他们都没这个机会。

老两口看完房,5名中介小哥就把他们团团围住,七言八语地说房子有多抢手,别错过机会,得赶紧交定金占上。

老两口说没钱交定金。总监说定金才10万,阿姨先交上5万就占上了!

应阿姨被一群人轮番说服,可他们觉得卖不掉大房根本没钱买新房,他们手里没钱很为难。

总监说可以先借给你1万,并出主意让他找朋友去借,然后安排人骑着电动车带她去借钱。

应阿姨觉得这帮孩子们替她操心很感动,借回5万后,便在2个小时内稀里糊涂地签了3份合同。

2024年12月7日,两老人交齐了10万定金。

直到2025年3月31日,他们的房子并未卖掉,老两口没钱买那套新房,急得不得了,便想找其他中介卖房。

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被告知房子已被“网签”过,房子已属于“二套房”,两老人一头雾水,怎么是“网签合同”?

此时才得知,此房50年产权,房屋被用作抵押物。中介“隐瞒实情”。

房子主人要求应阿姨继续履行购买合同,不然就赔付总房价20%的违约金100万。

应阿姨吓坏了,找中介讨说法,可店长无奈地说:总房款560万,必须在2025年10月前付清,必须履行合同规定。

卖房不成买房没钱,不买又违约需100万违约金!

应阿姨急火攻心,犯了心梗被送进医院抢救,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出院,可她身体大不如前,而后医院成了常驻地。

老人夜不能眠,食不甘味,儿子方先生心疼不已,决定与房主协商,愿意承担20万“定金损失”解约合同,可对方不同意。

方先生对记者说,父母只是想先卖后买,而中介忽悠父母先买再卖,本就不不符合逻辑。

这样操作,不仅享受不了首套房的优惠,将现有房屋卖掉时,还会增加个人所得税。

并且中介隐瞒很多,老人稀里糊涂地被要求签合同,而他们并不知合同内容,现在陷入两难。

目前,此事正在协调中,未得到解决方案! 《民法典》第962条规定,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介与老夫妻签订了《房屋独家委托协议》,承诺在2025年3月31日前将房屋售出,但未履行承诺,且隐瞒房屋已“网签”、50年产权及房屋被用作抵押物等重要事实,损害了老夫妻的利益,应承担赔偿责任,老夫妻有权拒绝支付其报酬。

《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介通过隐瞒房屋重要信息、多人轮班说服等方式,使老夫妻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购房合同,老夫妻作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

《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介诱导老人借款交定金的行为定性:中介诱导老人借款交定金的行为可能涉嫌违反公序良俗和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典》第497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该条款可能无效。

中介的很多做法存在违法,方先生应用法律维权。

对此您怎么看? 信源:新民晚报202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