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的金砖将变成土砖。 没有美国的G7将变成真正的土鸡! 当俄罗斯把印度请进来上合组织制衡中国的时候,就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为此付出沉痛的战略代价。 俄罗斯当年力推印度加入上合组织,算盘打得叮当响。一是想通过引入印度形成 “中俄印三角平衡”,制衡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二是想把上合升级为军事协作平台,构建 “抗西方安全联盟”。三是想以印度牵制中国对中亚的经济渗透。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俄罗斯的脸。 印度加入后,成了上合组织最大的搅局者。在反恐问题上,印度多次阻挠将巴基斯坦 “俾路支解放军” 列为恐怖组织,削弱反恐机制效力。 在决策过程中,印度几乎逢议必反,导致上合组织的合作机制因缺乏共识而面临停滞。例如在签署联合声明时,印度常常以各种理由拒签,让上合组织的议程寸步难行。 更让俄罗斯没想到的是,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面对印度的搅局,中国另辟蹊径,持续深化中国 — 中亚峰会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等地方机制。 这些机制绕开了上合组织的僵局,反而让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俄罗斯原本想制衡中国,结果却让自己在中亚的话语权被稀释。 再看看金砖国家。中国在金砖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中国是金砖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对其他成员国的投资和贸易合作不断深化。 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方面,中国积极倡议成立新开发银行,推进本币结算,为金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如果没有中国,金砖国家将失去经济引擎和政治凝聚力,很可能变成一盘散沙,沦为 “土砖”。 反观 G7,美国的主导地位同样至关重要。G7 成立于冷战期间,长期以来是美国协调盟友、推行其全球战略的工具。 美国在 G7 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主导着 G7 的议程和决策。例如在贸易政策上,美国常常以 “国家安全” 为由,对其他成员国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配合美国的对华政策。 然而,近年来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让 G7 内部裂痕不断加深。特朗普政府的 “美国优先” 政策,如加征钢铝关税,引发了其他成员国的强烈不满。 在 2025 年的 G7 峰会上,美国与盟友在关税、俄乌问题、以伊冲突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峰会未能发表联合公报,甚至出现了 “G6+1” 的分裂局面。如果没有美国,G7 将失去协调能力,成员国之间难以达成共识,其国际影响力将大幅下降,变成真正的 “土鸡”。 俄罗斯邀请印度加入上合组织的战略失误,以及 G7 在美国主导下的内部分裂,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国际组织中,主导国的作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