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协同联动护坦途——静兴高速大万山隧道交通事故联合应急演练侧记

□本报记者王洋

6月24日10时,随着模拟事故警报声在岚县静兴高速大万山特长隧道骤然响起,一场多部门联合参与的交通事故应急演练正式展开。作为晋陕交通大动脉的关键路段,静兴高速桥隧占比达37.84%,其中长达10.49公里的大万山隧道路况复杂,安全风险高。此次演练以实战为导向,多部门协同配合,为守护群众平安出行锤炼应急硬本领。

“我在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货车起火,小轿车司机被困!”模拟现场,一辆货车突然自燃,后方小轿车因浓烟视线受阻追尾,事故瞬间造成交通阻断,大量车辆和人员滞留。静兴高速隧管中心接到报警后,监控员第一时间核实情况,随着“立即启动《大万山隧道专项应急处置预案》”的指令发出,应急救援体系迅速运转,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全面铺开。

隧管中队巡查车与消防车率先抵达现场。巡查人员立即在隧道口实施交通管制,严格阻断后续车辆进入;消防队员迅速开展前期灭火作业,高压水枪与熊熊烈焰激烈交锋。巡查员们争分夺秒摆放反光锥、警示牌等安全防护设施,动作娴熟利落,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专业素养。“报告现场指挥,现场情况严峻,请求支援!”随着现场紧急汇报,高速交警、综合执法等多部门闻令而动,火速奔赴事故现场。

救援现场,各单位分工明确、协同高效。高速交警与综合执法人员组成联合小组,一边有序疏散滞留车辆和人员,一边耐心安抚司乘人员情绪;岚县应急减灾中心全力压制火势,在热浪与水雾中,他们坚守阵地,成功控制火情;消防救援人员利用专业破拆设备,精准操作,迅速解救出被困司机;医疗人员随即对伤员进行紧急包扎,并快速转运至安全地带。整个救援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充分展现出应急队伍扎实的专业能力与默契的协作水平。

现场勘查完毕后,救援单位迅速对事故车辆展开拖移作业,养护单位同步跟进,清理路面碎片和油污,并全面检查隧道机电设施。“报告总指挥,隧道内交通事故处置完毕!”从事故发生到交通恢复,仅耗时半小时,高效的处置效率令人瞩目。“我们专门组建了特长隧道应急小分队,确保3分钟内抵达现场,实现快速响应。”静兴高速路网保障大队大队长王鹏辉介绍道。

此次演练中,科技力量成为亮眼“主角”。静兴高速自主研发的激光烟雾、声光报警、信号控制三道阻拦系统,可在车辆驶入隧道前500米自动启动,通过喷射烟雾、激光警示,配合不间断语音提醒,最终以硬阻拦设施强制截停车辆,成功实现从传统人力应急向智能化管控的跨越。“这套系统就像给隧道装上了‘智能防护网’,能有效降低二次事故发生风险。”山西静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路产管养部副部长王刚形象地比喻道。

“以演促防、以练备战,推动应急管理从‘标准化’迈向‘精细化’。”静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田永乐总结道。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多部门联勤联动机制,更在信息共享、交通管控等关键环节实现深度磨合。静兴高速将持续深化科技应用,提升远程指挥效能,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防线,让这条晋陕通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