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IPO受理大爆发的消息今天晚上肯定会发酵,会不会把把好不容易站上3400点的成果

IPO受理大爆发的消息今天晚上肯定会发酵,会不会把把好不容易站上3400点的成果吞噬掉呢?反正许多人还是吓的要死。 看看这叫什么事呢,上半年三大交易所总共受理177家,而去年同期只有29只,这增加幅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呀,多了148家,增幅510.3%。而真正的转折在6月份,6月份单月受理150家,而6月的最后一天受理就达41家,说到底上半年受理主要集中在6月最后一天,这是不是着急赶考呀,好像是等着做数据还是什么原因,而6月最后一天受理的41家,北交所就32家。 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搞不懂为什么年中最后一天着急受理41家公司,投资人只看最终的数据,比去年同期大增510.3%,就算下半年受理会降温,这一年轻轻松受理200家是没问题的,这意味着上市步伐就快。 为啥IPO突然扎堆儿,关键就三字儿:保质期! 第一个猫腻在“财报有效期”。企业交材料得有最新一期财报,可这玩意儿跟酸奶似的6个月就“过期”了。6月30日就是期中大考最后交卷时间,中介机构和企业都跟学霸考前通宵复习似的,疯狂赶着把材料塞进交易所1。就像超市里快过期的火腿肠必须赶在午夜前上架,企业要不这时候递材料,就得再多熬仨月重新审计半年报,等半年真能等黄了。 第二个玄机在北交所的绿色通道。人家北交所辅导验收只用20天,沪深两市得耗俩月,这效率差异能让急着用钱的企业直接拎包入住。现在政策不是主推“专精特新”嘛,北交所成了政策幼儿园,自然出现单日收32家的奇观,搁以前创业板得排半年队呢。 至于会不会吓崩3400点的市场?这事儿就像夏天开空调——吹冷风但凉快要紧。当前市场反弹主要靠经济复苏预期撑着,IPO抽血这事儿吧,好比在泳池里舀走几瓢水: 目前受理不等于马上发,按审批流程得拖到年底甚至明年,眼下真正能落地的资金需求没想象中吓人。 现在市场日均成交额1.3万亿,跟三年前3000亿水平完全两码事,池子深了自然能多养鱼。 监管层现在学聪明了,你看6月报材料的企业里有八成净利润不过亿的,明显在引导去北交所,等于把抽水机从小池塘挪到太平洋了。 不过股民看见IPO俩字就哆嗦这毛病改不了,就像有人听见救护车就以为自家股票要ICU似的。其实现在IPO真正要盯的是质量不是数量,前阵子某新能源车公司上市首日破发30%的惨案,可比多上几家小公司吓人多了。只要别再出这种大雷,3400点的基础还不至于被IPO小土块砸塌了。 说到底,企业扎堆递材料就跟双十一剁手党抢优惠似的,过了这村没这店。市场能不能扛住关键看后续发审委是不是当验钞机,真要放进来一堆空壳公司,那可就是另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