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特朗普报应来了,伊朗什叶派领袖下追杀令:全球信徒有执行义务   2025年6月2

特朗普报应来了,伊朗什叶派领袖下追杀令:全球信徒有执行义务   2025年6月29日一则消息像炸弹一样砸进国际舆论场,伊朗最有分量的什叶派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纳斯尔·马卡雷姆·设拉齐,发布了一道宗教裁决。(Fatwa)。   内容简单却震撼:以“穆哈里布”(与真主为敌者)之名,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列入“可处死名单”。   这不是一句口头威胁,而是一道宗教级别的“全球追杀令”。   不是政府行为,不需要军队,不需要外交协调,这是直接号召全球什叶派信徒动手,视“暗杀这两人”为终身宗教义务,没有地域限制,没有时间限制,甚至没有撤销机制,这就是Fatwa的恐怖之处。   这不是夸张,因为这类宗教裁决的“影响力”可以持续几十年,跨越国家边界,直达目标身边。   英籍作家萨尔曼·拉什迪的遭遇就是例子,从1989年法特瓦发布开始,30多年里他的出版商、译者、编辑被袭击、刺杀,最后在2022年他本人在纽约被袭致盲,现在轮到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了。   想知道这张“追杀令”是怎么来的?事情还得从特朗普最近的一通嘴炮说起。   就在2025年6月中旬,特朗普在媒体上连续挑衅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称其是“伪神权骗子”,还公然威胁“知道他的藏身地,随时可以暗杀”。   在伊朗什叶派体系中,哈梅内伊的宗教地位可不是普通政治人物,他是“效仿源泉”,是信徒伦理和信仰的终极裁判者,侮辱他就像对着所有信徒扇耳光。   而就在特朗普放狠话的同时,美国和以色列还联手对伊朗展开空袭,在6月13日以色列轰炸伊朗核设施,6月20日美军又打击了包括福尔多在内的三处核心核基地,这一连串军事动作直接点燃了伊朗宗教界的怒火。   于是在宗教与民族主义情绪交织的背景下,设拉齐发布了这道“全球追杀令”,这不是简单的“复仇”,而是一场政治、宗教、意识形态的全面反击。   不少人可能会想,这真的会有人动手吗?别低估“法特瓦”的力量,在伊斯兰世界,这种宗教裁决不是象征性的,它是一种“信仰驱动的指令”。   1989年的拉什迪事件就说明,哪怕目标藏在地球另一端,哪怕几十年过去,还是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而2022年刺伤拉什迪的22岁男子在庭审时就说:“我是在执行神的命令。”   现在轮到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了,他们的安保恐怕要升级成“总统级别和拉什迪级别”的双保险,但这可能仍然不够,因为这次法特瓦的执行者不是军队,不是国家机构,而是遍布全球的“自发执行者”。   而且这种“圣战义务”一旦被包装成信仰行为,就很难用传统反恐手段彻底防范。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宗教冲突,而是全球力量博弈的又一场缩影。   伊朗虽然没直接下场执行这道法令,但其背后支持者已经开始蠢蠢欲动,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这些什叶派代理人都已公开支持,甚至有传言称,他们正在筹划“执行行动”。   而在这场博弈中,美国和以色列也没闲着,特朗普虽然嘴上喊着“终极通牒”,但他很清楚,伊朗不是纸老虎。   6月的空袭并没有摧毁伊朗的核能力,反而促使伊朗加速浓缩铀提纯,根据最新情报,伊朗已拥有200公斤60%丰度浓缩铀,离武器级只差一步。   如果伊朗真的跨过那条线,美以可能会选择“先发制人”,用更猛烈的空袭打击伊朗核设施,而伊朗则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不是玩笑,毕竟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出口都经过那条海峡。   就在美伊互相叫板的同时,另一个联盟正在悄悄成型。   伊朗国防部长纳西尔扎德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期间,秘密和中国谈判,引入歼-10战机,企图打造覆盖以色列全境的空军网,同时伊朗承诺开放油田开采权,换取武器支持和技术合作。   中伊之间的能源合作也在深化,2025年中伊铁路正式贯通,打通从中亚直达伊朗的陆运通道,让伊朗石油绕过霍尔木兹出口,更关键的是交易货币大量转向人民币。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伊石油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飙升200%,沙特也有20%的交易开始“去美元化”,这对美国来说,是比军事冲突更难应对的“金融挑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突然在6月29日改口,说“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不是他变温柔了而是他必须压住国际油价,否则美国通胀就会失控。   这次法特瓦不只是伊朗对特朗普的“个人恩怨”,也不是简单的宗教仇杀。   它是弱者对强者的非对称回应,是宗教与地缘政治武器化的极致表现。它告诉我们,战争不再是军队对军队的对抗,而是国家冲突通过个人“圣战义务”扩散到全球。   而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硬手段,正在逼迫伊朗彻底倒向中俄。中俄也不再满足于做“看客”,而是借这场混乱稳步推进能源与金融体系的重构。   参考资料: 伊朗宗教权威发布“死亡法特瓦”:全球追杀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 2025年06月30日 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