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高一矮两个小偷盯上了一个70旬的老人,老人虽身材高大,但年近古稀,手无缚鸡之力,所以两人便下了手,结果却被老人当场制服,撂倒在地,事后老人的朋友笑道“这些扒手太没眼色,竟然扒到了他老祖宗头上来了。” 这老头就是沈醉,他出门在外,那装钱的皮夹特意用个链条给系着,就为防止出现皮夹被人摸走的情况。 不过在道上混的,只靠手摸那是下等,专业的偷身上都带着不起眼的工具,就等着将那值钱的给顺走。 沈醉坐公交车买票的时候,打开皮夹掏钱,里面的五元钞票露了出来,被守在公交站台的两个偷看个正着,两人互相对视,决定将这老头当成下手目标。 两个偷随着人流挤到公交车上,朝着沈醉的方向越来越近,沈醉没有注意到他俩的动静,只是他耳力超绝,在车子发动的时候,听到“嘎嘣”一声,顿觉不妙。 果然手往下一摸,皮夹不见了,只剩下半根链条,他没有被偷的气愤,心情反倒是挺高兴,知道自己是遇到了老手,在这一行混的,他见得实在太多。 沈醉在进入军统局工作前,曾在侦察组就职,这地方平日里抓的小偷可不少,他在此处学得不少关于小偷的内行知识。 普通人来他们那报案说丢东西,十有八九是找不回来的,不是说抓不到小偷,而是办事的人抓到后直接把赃物给昧下,若是遇到“懂事”的,报案时给点好处,或许还能将东西给还回去些。 像那些富豪当官的被小偷光临了,那必然要全力将人给抓捕,在道上混久的,跟办事的人都认识,将东西还回去后,被关上几天又轻轻松松地出去逍遥了。 抓到老手时,若不用道上的黑话来审讯,半句真话都不说,沈醉就遇到过这样的,他特意用普通方式来审讯,那人就左顾右盼不说实话,直到有个认识他的组员过来,他才痛快承认,沈醉看后内心大为感慨。 沈醉待得久才知道,侦察人员都和这些惯偷熟得很,在外面碰面,惯偷就要孝敬他们一番,中间都形成了利益链,若是遇到不懂事的,那就要被抓起来,随便找点理由把人教训一顿,直到懂事再放出去。 这么多年过去,虽然沈醉不和小偷打交道了,但对他们的手段还是很清楚的,他略一观察就发现有两人不对劲。 随后,他用手直接拽住紧贴着自己的那个偷的腰带,用手指狠戳对方一下,瞬间疼得对方想逃跑。 沈醉哪里会给他这机会,伸手就问他要钱包,这动静把周围的人都吸引过去,就见那偷想要狡辩。 “快让你的同伙将东西拿出来,不然别怪我不客气。”沈醉说着,又用手在他腰上戳了一下。 这时两个偷才意识到他们惹上不能惹的,但白白将皮夹交出去是不可能的,他们还想着趁机给沈醉点颜色瞧瞧,于是就顺势将皮夹扔到地上,让他自己捡起来。 沈醉可不上当,他生性多疑敏感,知道自己现在若是将人放开,他俩肯定会趁机逃走,甚至可能打自己一下,他这老胳膊老腿的,要是被打了,那也很疼的。 沈醉紧抓着那偷不放,让他同伙将皮夹给捡起来,放到他眼前验证一番,两人看他根本不上当,只好按照他说的做。 看着里面的票子完好无损,他才将人给松开,正巧公交车到站,两个偷慌不择路地跑下车,沈醉并没有将两人给送到警察局,因为他还有事要办。 这精彩的一幕让车上的其他人看得津津有味,要知道大多数人都反应不过来,小偷都跑远了,才发现钱包没影了,像沈醉这般的能当即解决的确实不多。 这次给两个小偷的教训,让他们意识到在北京城有能耐的人可不少,头发都白的大爷说不定都是隐藏的高手。 参考信源:《沈醉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