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看着心疼!河南,小丫头在家里闹脾气,躺地打滚不听话,姥姥费老劲哄啊劝啊,就是油盐

看着心疼!河南,小丫头在家里闹脾气,躺地打滚不听话,姥姥费老劲哄啊劝啊,就是油盐不进。更气人的是,姥姥打边上经过,她倒好,小脚一伸就给姥姥使了个绊子!

这一下可好,老人家结结实实摔在地上,摔着了。姥姥心里得多难受?但她也没起来,也没骂孩子,就那样躺在地上,双手把脸捂住了,半天没动窝。

就这么一捂脸、一沉默,孩子心里头那点小聪明劲儿突然就醒了。她明白了:闯大祸了!这下是真知道自己犯浑了,哭得那个伤心,赶紧爬起来冲着姥姥认错:“姥姥我知道错了”。

看了这过程的人也是各有各的看法:

“姥姥真疼孩子,用心良苦。” “熊孩子得教育,姥姥反应赞!” “这一跤,摔懂了事!”

的确,这教育孩子,有时候行动比讲大道理更管用。看到姥姥摔疼了心也伤了,这情景实实在在摆在了孩子眼前,可比多少句“不能这样”、“那样不对”都来得直接、深刻得多。

孩子瞬间懂了:自己的任性胡闹,原来真能把最亲的人伤成这样!这份由她亲手造成的“结果”给她上了一课,比什么语言教训都深刻。

当然,姥姥处理的方式也挺值得琢磨。

老人家被绊摔了,气不气?恼不恼?肯定气,肯定恼!换个性子急的家长,可能上手就揍了或者扯嗓子吼了。

可姥姥没那样做。她选择了沉默,这沉默的力量,其实特别大。它给孩子留下了反思的空间和巨大的心理冲击,让孩子清清楚楚看到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让那份内疚感和悔意自己从心底冒出来。

这种用行动和情绪去引发孩子自我反省的方法,比单纯惩罚或者呵斥,可能更能让孩子长记性。

不过这过程也说明孩子本性不坏,就是欠引导。小丫头为啥瞬间认错?因为她看到姥姥真摔着了、真难过了。

孩子心里头对亲人的感情、那份基本的善念还在。关键在于长辈怎么把这股子劲儿引上正道。姥姥这看似无奈的一跤加上沉默的反应,阴差阳错反倒成了最好的教育契机。

说到底啊,养孩子不容易。碰上熊孩子闹腾,大人们多的是火气直往上冲的时候。但这次小小的波折倒是提醒人,有时候停下呵斥,让孩子亲眼看看、亲身感受一下自己任性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别人的痛苦,反而可能让他们那颗小脑袋瓜转得更明白,认错、懂事也来得更真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