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重登皇位的朱祁镇会治国了吗?几件事情告诉你答案。 朱祁镇重新坐上龙椅那会儿,很多

重登皇位的朱祁镇会治国了吗?几件事情告诉你答案。 朱祁镇重新坐上龙椅那会儿,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这位爷经过那几年塞外啃沙子的磨难,回来再当皇帝,到底能不能把大明这艘船撑稳当了呢? 首先得说说他用人的眼光。 再登宝座后,他学精明了些,不再把赌注全押在那些花言巧语的太监身上。 他开始拉拢几个实打实能办事的大臣,李贤、王翱这些人得了重用。 有他们在朝堂上顶着,好些老规矩该废的废,该改的改,国家总算稳下来喘了口气。 你想想,皇帝能放下身段去听这些正经读书人的意见,比起当年只信王振那太监的鬼话,确实算长记性了。 吃过大亏才知谁是人谁是鬼。 石亨和曹吉祥这俩人,看朱祁镇重新上台,估摸着自己也能像当年王振那样威风八面。 整天围着皇帝转悠,一心想把朝廷大事攥手里。 没想到朱祁镇这回没糊涂。 他回过味儿来,知道这两条道儿不干净,眼瞅着他们想架空自己兴风作浪,二话没说就叫人把他们给办了。 雷霆手段收拾了这两个祸害,让满朝文武明白龙椅还是龙椅,皇权绝对没人能骑上头撒野。 老百姓心里念他好的,主要还是废了那吓死人的活人殉葬。 明朝皇帝咽气儿,跟着伺候的嫔妃宫女都得陪葬,老规矩了,想想都瘆人。 朱祁镇在人生末了那会儿,躺在病榻上思前想后,估摸着是觉得这事太伤天理,终于发狠拍板:从今往后,大明朝不许再拿活人去垫棺材!这事办得敞亮,给几百年的血腥老法儿彻底画上了句号。 当然,他也有走臭棋的时候。 于谦这事儿就办得忒不地道。 于谦是谁?大明那会儿少有的实心砖头,土木堡那会儿要不是他领着人死扛,都城早让也先给端了。 可偏偏是他帮着朱祁镇弟弟朱祁钰坐了龙椅。 朱祁镇重新登基,这茬儿就成了过不去的坎。 哪怕于谦功劳比天大,结局还是抄家问斩。 说到底,帝王眼里,功劳再大也抵不过“坐稳位子”四个字扎眼。 于谦这人,心系江山是金子做的,最后落个身首异处,当官的碰上这种事,找谁讲理去? 只能叹一句命如草芥。 咱老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 朱祁镇头回当皇帝年轻气盛,经的事儿少,才酿出土木堡那样的大祸。 回炉一回,摔疼了,脑袋确实清醒了些。 知道该信哪些人,知道了龙椅不坐稳啥都白搭。 于谦这事,虽说让人寒心,可搁在帝王位置上,为了屁股下的椅子,情义这玩意儿只能往后捎捎。 权力顶上的腥风血雨,古往今来都差不多模样。 前些年,北京修缮明城墙遗址,考古的师傅们还挖出过些明英宗时期的遗迹。 南京大学搞明史的教授们在研讨会上提起,现在大家研究这段,重点都往朱祁镇前后两段统治期的政策对比上使劲儿,特别是他复辟之后在制度纠偏这块具体干了啥。 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也没闲着,新弄了个《土木堡之后》的线上展览,专门讲这段惊心动魄的皇权交替,里头还摆出了明代文书,有图有真相地展示废除殉葬诏书是怎么艰难出台的。 这些材料搁那儿,老百姓点点鼠标就能看个明白,比光是书里干巴巴几句话实在多了。 要说朱祁镇第二次当皇帝到底行不行,跟早些年那毛头小子一比,摔打之后算是添了几分老成。 知道要拉拢正经大臣,晓得铲除想闹事的权宦,连最没人性的祖制也舍得动手割掉。 只是帝王心术这东西,翻脸起来也快。 于谦这条命,就成了他重掌皇权时一抹擦不掉的血印子。 信息来源: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公开报告 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土木堡之变》线上特展史料说明 北京市文物局明城墙遗址公园考古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