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罗斯曾提示中国:我们仍有在日本的驻军权,也有权让琉球独立!中国的百年屈辱史上,

俄罗斯曾提示中国:我们仍有在日本的驻军权,也有权让琉球独立!中国的百年屈辱史上,不仅仅是我中国丧权辱国,一些忠心于华夏的藩属国,也都被野心国家吞灭。运气好点的,例如韩国和朝鲜,现在依旧存在,虽然换了个宗主国,但国家好歹还在。也有运气不好的,那就是从前的琉球国,现在已经成为了日本的冲绳县。 在东海之上,漂浮着一个曾是独立王国的岛屿,它有过自己的文化与语言,却在历史的洪流中,被两个强大的邻国反复拉扯,最终几乎失掉了自己。 这片土地的故事,要从明朝说起,当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使者远航至此,正式赐其“琉球”之名,并册封国王,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宗藩时代就此开启。 自此,琉球开始了深刻的汉化,不仅国家纪年沿用中原年号,官方文书以汉字书写,就连许多人的日常交流都带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话。 这份关系是如此深厚,以至于后来明朝覆灭、清朝崛起,在琉球人看来,这不过是中国的内部朝代更迭,他们依旧向新的中原王朝朝贡,维系着这份情谊。 在他们的都城首里,特意为清朝使臣留有住所,并设立孔庙与祭祖堂,处处都是中华文明的印记,而那些从福建迁徙而来的“闽人三十六姓”,更将这份血脉与文化融入了岛屿的肌理。 可是,这份持续了数百年的安稳,被一股来自东边的新势力强行打断,刚刚完成明治维新的日本,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归属模糊”的邻居。 而此时的清朝,正因太平天国与西方列强的双重压力而自顾不暇,根本无力顾及这个远在东南的藩属。 日本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他们未与清朝打任何招呼,便单方面宣布将琉球王国改为“琉球藩”,不久后更是直接废藩置县,将其更名为“冲绳”,连同岛上的民众,一同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琉球的末代国王尚泰,就这样被夹在了延续三百年的“天朝”与手持洋枪洋炮的“新上司”之间,他心中那句“一个国王,到底该听谁的?”始终没能说出口,因为他深知,一旦说错,失去的可能不只是王位,更是性命。 他并非没有反抗,史料清楚记载,尚泰曾多次密信清廷求援,恳请宗主国出兵保护琉球,甚至表示宁愿将琉球并入中国版图,成为一个省,只求不被日本吞并。 信件寄出,却石沉大海,等到清朝终于派出使臣,打算继续册封尚泰为王时,却发现国王早已不在首里城。 他被日本人以“优待”为名带往东京,实则过着软禁生活。 岛上的汉字被悄然替换,孔庙的香火日渐稀薄,孩童的课本也换成了日文,尚泰的沉默,并非顺从,而是一个弱小王国在强权面前无声的控诉。 最终,他客死东京,未能回到他出生成长的故土,琉球的失守,不是一场公开的战争,也不是一次谈判的结果,而是一场没有硝烟、令人心碎的吞并。 王国的消亡,并没有给这片土地带来安宁,反而将它推向了更深的深渊,二战末期,穷途末路的日本军国主义竟向琉球下达了“玉碎令”,要求当地人为“天皇”集体自杀。 不愿服从的人,便遭日军屠杀,这场惨案夺走了超过二十万琉球人的生命,极具讽刺的是,下达命令的日本人,自己的家人却在日本本土安然无恙,这份所谓的“忠诚”,并不需要日本人来实践。 二战结束后,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的领土被明确限定于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岛。可美国却在战后,将琉球连同旁边的钓鱼岛一并交给了日本“代管”。 随后,美日之间的一纸私下约定,更是将琉球的行政管理权交予日本,这份单方面的“条约”,从未得到中国与俄罗斯等主要战胜国的承认。 俄罗斯专家就曾明确指出,美国此举不符合国际法,程序上根本站不住脚,进一步看,琉球的归属问题,从来都与钓鱼岛的地位紧密相连。 钓鱼岛是中国册封使臣前往琉球的必经航标,清朝的航海日志清楚记录着这条航线,船员们看到久米山(琉球群岛的一部分)便会欢呼,因为这意味着快到琉球了。 而那条被称为“黑水沟”的深海海槽,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与琉球之间公认的天然边界,这条线,日本至今不认。 所以,琉球问题远未解决,一旦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在国际法上得到彻底确认,东海的划界问题就将重议,琉球的地位也必然被重新审视。 理论上,日本占据琉球缺乏法理依据,但在国家之间,道理往往是最无力的,实力才是根本,问题的关键,也从来不只是日本,而是它背后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