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
2025年6月30日,厦门立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洲精密”)拟计划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
立洲精密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000.00万股,拟募集资金为2.84亿元,其中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招股书显示,立洲精密的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财务指标202412312023123120221231流动比率(倍)6.594.232.21速动比率(倍)5.603.271.68资产负债率(合并)15.01%20.64%32.79%应收账款周转率(次)3.573.533.86存货周转率(次)3.593.403.00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7918.266127.204591.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5465.863997.562726.57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股)0.500.330.29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0.73-0.110.06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1.971.481.1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37%20.68%14.65%每股收益(元/股)0.370.280.20
根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鹰眼预警系统算法,立洲精密已经触发9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一、业绩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9亿元、1.91亿元、2.21亿元,同比变动19.96%、15.89%;净利润分别为2726.57万元、3997.56万元、5465.86万元,同比变动46.62%、36.7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4167.73万元、4814.28万元、7836.92万元,同比变动15.51%、62.78%;毛利率分别为37.37%、40.17%、42.70%;净利率分别为17.16%、20.97%、24.75%。
在经营端,我们主要基于财务分析,对公司的成长性、收入质量、盈利质量、核心竞争力等不同维度进行判断,其核心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如下:
在成长性上,需要关注:
营收复合增长率低于30%。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亿元、1.9亿元、2.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91%。
在盈利质量上,需要关注:
毛利率与行业趋势背离。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7.37%、40.17%、42.7%,而行业均值分别为30.99%、30.77%、29.31%。
毛利率大幅上涨。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7.37%、40.17%、42.7%,最近两期同比变动分别为7.48%、6.3%。
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却低于行业均值。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毛利率为42.7%高于行业均值29.31%,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57次低于行业均值4.28次。
研发费用持续下降。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1亿元、0.1亿元、0.1亿元,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分别为8.13%、7.19%、6.7%。
二、资产质量及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流动资产分别为1.39亿元、1.49亿元、2.44亿元,占总资产之比分别为54.19%、55.35%、67.21%;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18亿元、1.20亿元、1.19亿元,占总资产之比分别为45.81%、44.65%、32.79%;总资产分别为2.57亿元、2.69亿元、3.64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2.79%、20.64%、15.01%;流动比率分别为2.21、4.23、6.59。其中,最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占总资产之比为16.98%、存货占总资产之比为10.05%,固定资产占总资产之比为26.01%,有息负债占总负债之比为5.03%。
在资产及资金端,我们主要基于财务分析,对公司的资产质量、资金安全、公司抗风险能力等进行判断,其核心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如下:
在资产质量上,需要关注:
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均值。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3.57低于行业均值4.28。
应收类资产大于应付类负债。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经营性负债累计为0.2亿元,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经营性资产累加为0.7亿元,公司产业链话语权或待加强。
预付账款增速高于营业成本增速。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13.74%,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99%。
三、募集资金情况
立洲精密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000.00万股,拟募集资金为2.84亿元,其中28365.48万元用于立洲高精密弹性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需要提醒的是,公司募集资金必要性似乎存疑。
资产负债率过低。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5.01%。
立洲精密主营业务为:精密弹性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注:涉及行业相关数据均为申万二级,仅供参考,具体行业比对以公司公告为准
声明:本报告数据由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提供,基于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鹰眼预警系统自动生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因此本报告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我们不对本报告内容在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等方面作出任何形式的确认或担保。任何仅依照本报告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而做出的决定及因此造成的后果由行为人自行负责。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转自: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