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吞食者》VR大空间项目于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正式启幕。
该项目改编自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小说于2002年首发于《科幻世界》并荣获当年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在科幻读者群体中拥有深厚的受众基础。
小说讲述了地球遭遇外星文明“吞食”的巨大危机,以及地球防御部队奋起反击的故事。在这场看似毫无胜算的战斗中,抵抗者的存在让故事悬念丛生,深刻展现了在文明碰撞的大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据悉,《吞食者》与《白垩纪往事》《诗云》共同构成了刘慈欣的“恐龙三部曲”。其宏大的世界观架构和深邃的科幻哲思,为VR大空间项目的内容开发提供了极具延展性的创作素材,成为连接经典科幻文本与前沿沉浸式体验的重要纽带。根据《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
此外,作为国内首款深度叙事驱动的沉浸式VR大空间体验,该项目深度融合大空间追踪技术与影视化叙事手法,成功填补了强情节、重叙事类VR内容的国内市场空白。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年V1版《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IDCWorldwideAugmentedandVirtualRealitySpendingGuide)显示,AR/VR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中,中国以超过40%的年复合增长率在全球市场中领跑,预计将占据全球市场四分之一以上的份额。
据分析,中国市场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府对虚拟现实及元宇宙产业的高度重视,例如“十四五”规划已将其纳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二是人工智能与AR/VR技术的深度融合,AI的发展有效降低了内容创作门槛,并显著优化了应用体验。
就大空间来看,此前,基于凡尔纳科幻文学经典小说改编的VR影视级大空间项目《地心游记》已正式亮相。该项目讲述了阿克塞尔和叔叔穿越地心的冒险故事。与此同时,国内首个以航空科幻IP“南天门计划”为核心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南天门计划》AI科幻乐园,也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浩通路288弄1号正式启动。该项目以中航环球原创的“南天门计划”IP为蓝本,通过AI交互与军工级仿真技术精心打造。
此外,《ProjectX:星际友好计划》航天科幻XR大空间体验展也已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一层短期展厅开幕。展览呈现了公元2350年的未来宇宙场景,观众将化身“天选之子”,登上中国太空站“无畏号”,参与拯救地外文明的星际行动。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VR大空间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8%。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转自:元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