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领空都守不住,伊朗被美以打怕了,转头想买中国歼10C 伊朗这次是真急了。短短12天的战争,美以联军的精确打击直接把伊朗空军的遮羞布撕了个干净——那些拼拼凑凑飞了四十多年的F-14雄猫,在F-35和战斧导弹面前活像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伊朗空军的惨状堪称第三世界国家的典型反面教材。靠着拆东墙补西墙的土法子,硬是把巴列维王朝时期买的F-14(如图1)维持到2024年,结果战争一开打就被以色列当活靶子打。 更讽刺的是,两年前高调宣布采购俄罗斯苏-35,至今连个影子都没见着。莫斯科的拖延战术让德黑兰彻底寒了心。 不过想想也知道,俄罗斯自己都被乌克兰战场拖得焦头烂额,哪还顾得上伊朗的死活?这种背景下,中国歼-10C突然成了救命稻草。 但歼-10C真正吸引伊朗的,是中国提供的“一条龙服务”。看看巴基斯坦就知道,中国卖武器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培训、维护、弹药供应全套打包,甚至能帮着建本土生产线。 这种模式对长期遭封锁的伊朗诱惑太大——当年美国制裁连F-14的轮胎都不让换,如今中国却承诺技术转让。 不过这笔交易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也不是钱,而是俄罗斯的态度。俄罗斯虽然自己交货磨洋工,但绝不愿看到伊朗倒向中国。苏-35交易本质上是普京插在中东的战略锚点,一旦被歼-10C取代,俄制武器最后的高端市场就要崩盘。 美国人的反应会很有意思。以往中国武器出口总被诟病“性能未经实战检验”,但这次巴基斯坦放风称歼-10C(如图3)击落印度阵风,已经给中国做了免费广告。 现在摆在德黑兰面前的是道选择题:赌俄罗斯会连夜打包苏-35发货,还是押宝中国能顶着制裁交货。 但更深层的算计在于,伊朗其实在借军购重构国际关系——用中国的战机平衡俄罗斯的拖延,用中俄的技术对冲美国的封锁。 这种走钢丝的策略风险极大,可对一个刚挨过揍的国家来说,犹豫的代价可能比冒险更大。至于中国,卖歼-10C给伊朗既是生意更是战略,每架战机都是插在中东棋局上的中国旗帜。当美国还在用制裁大棒时,中国已经学会用武器贸易改写地缘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