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江西一小区单元门被一辆违停摩托彻底堵住,住户上班上学全被拖延,可大家宁愿干等,也没人敢强行挪车,直到民警赶到才解决,网友调侃:我已经够谨慎了,没想到还有比我更“怂”的! 早上七点,江西南昌一个普通小区的单元门口,上演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堵门大戏”,一辆黑色摩托车斜插在门前,前轮死死卡住铁门轨道,只留下一个巴掌宽的缝隙。 这可是上班上学的早高峰啊!八户居民站在门口,有拎着公文包的上班族,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还有拖着行李箱准备出差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愁眉苦脸地盯着那辆碍事的摩托车。 一位女业主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试着推了推摩托车,可这车跟长在地上一样,纹丝不动,有人提议一起动手搬车,可大伙儿又都默契地退了回去,学生急得直跺脚,上班族频频看表,可就是没人敢用力推门或者挪车。 最逗的是,现场还有个男业主掏出手机拍视频,这一幕传到网上后,评论区立马炸了,不少人看不下去:“这么多人连个摩托车都搞不定?”“换我早一脚踹开了!” 可实际站在那儿的人,心里都明白:这哪是搬不搬得动的问题,万一把门踹坏了,把车碰花了,谁负责?现在的法律案例摆在那儿,好心办坏事的新闻没少看,谁还敢冒这个险? 最后还是民警来了,联系上车主才解了围,等这些居民匆匆忙忙散去的时候,已经过去整整两个小时,有人迟到了,有学生差点误了考试,但大家似乎都默认了这种结果。 这场“集体等待”看似荒唐,却照出了现代社会一个真实的困境:明明是受害者,却不得不处处谨慎,老实人变得越来越“怂”,不是因为没有道理,而是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无奈选择。 现在的人法律意识是强了,可也把自己捆得太死,就像这次堵门,按《消防法》规定,占用疏散通道是违法的,居民完全有权移开障碍物,可真到事发现场,谁还记得这些条款?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都是“别惹事”。 更深层的问题是,基层治理出了漏子,物业在哪儿?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停?就算发现了,有没有快速处理的预案?如果这些机制都在,也许根本不用让居民为难。 盼望着哪天再遇到这种事,大家能理直气壮地说:“这个得挪开,不然耽误大家上班上学,”而不是像这次,只能干等着,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走。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 法治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