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大都默认一个事儿,那就是伊斯兰世界不能完全统一。所以这么

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大都默认一个事儿,那就是伊斯兰世界不能完全统一。所以这么多年你会发现,穆斯林国家不会有核武器、不会有隐形战机、不会有航母、也不会有任何高精尖的科技产物。

全球穆斯林国家拢共57个,占地球人口四分之一,可顶尖军事技术愣是没几个能摸到边儿的,就说核武器吧,翻遍了57个国家,也就巴基斯坦一个真正跨过了核门槛。

1998年巴基斯坦搞核试验那会儿,联合国安理会直接炸锅了,五大常任理事国齐刷刷跳出来谴责,要求巴基斯坦“放弃核武器发展计划”,为啥反应这么大?因为各国对伊斯兰世界的技术崛起有着本能的警惕,不仅是核武器,在别的方面也一样。

土耳其的TF-X项目折腾了十年,至今还在图纸阶段,原本计划搭载以色列雷达和航电,但美国的技术封锁让项目举步维艰;阿联酋原本考虑采购中国的歼-35E,结果被韩国KF-21截胡,背后是美国对中东技术渗透的博弈;至于伊朗,连F-5战斗机的生产线都被锁死,更别提隐形战机了。

航母更是天方夜谭,土耳其的阿纳多卢号轻型航母,因为美国拒绝提供F-35B,只能沦为无人机母舰,舰载的TB-3无人机连反舰导弹都挂不了,伊朗倒是改装了一艘货轮当航母,取名沙希德·巴盖里号,可这玩意儿航速慢、防御弱,说白了就是个移动导弹库,跟真正的航母差着十万八千里。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国心里清楚,伊斯兰世界一旦技术崛起,现有的国际秩序就得重新洗牌,就拿石油来说,穆斯林国家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65%,如果再加上先进技术,他们完全可以摆脱对西方的依赖,甚至反过来卡别人的脖子。

美国通过《人工智能扩散规则》,把沙特、阿联酋等国列入技术出口第二等级,限制其获取高端芯片,就是怕他们掌握AI和半导体技术后不听话,欧洲则通过军售限制,牢牢把控着穆斯林国家的武器供应链。

不过,这种技术封锁也催生了一些曲线救国的策略,巴基斯坦通过引进中国的歼-10CE和枭龙战机,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空战体系;伊朗则在无人机领域另辟蹊径,沙希德136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大出风头,但这些还是改变不了整体落后的局面。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伊斯兰世界的技术困境本质上是国际权力结构的产物,大国需要的是听话的资源供应者,而不是能挑战自己地位的竞争者。

这种技术阉割短期内不会改变,但长期来看,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伊斯兰国家也在寻找新的合作路径,或许有一天,当他们真正打破技术垄断时,但在那之前,这场不对称的技术博弈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