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中国下水!大战后美国放松中国进口伊朗原油,到底打什么算盘?腹黑的特朗普当着全世界的面使出了一条毒计,使得原本并未实际下场以伊局势的我国彻底洗不清嫌疑。原因在于,我国和伊朗之间本就存在极为密切繁荣的石油贸易,但特朗普却在以伊正式停火后不久直截了当地点了出来,这就放大了原本正常无比的石油贸易的不利影响。一句话,特朗普这样做是在故意让人想偏,那么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算盘,真的只是如同表面上看到的一般,想拖我国下水这么简单吗?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于本月24日在社交媒体平台表态,称:“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希望中国也能从美国购买(很多)石油,这是我的荣幸”。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次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就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作出回应:“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两相结合之下不难发现,我国面对特朗普这样别有用心的做法维持了冷处理的当然态度,既不正面回应,又点出了我国同伊朗的石油贸易具有毋庸置疑的正当性。 虽然在旁人看来,信息量并不大,但实际情况却是完全显现出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理由有两点,第一点是回应了特朗普“希望我国可以从美国购买更多石油”的表态,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让特朗普找不到发难的角度; 第二点是点出同伊朗的石油贸易合理合法,并不当然关涉以伊局势的事态演变情况,以伊局势和我国没有半点关系,我国没有实质性下场参战。 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特朗普的表态中还有一点话外之音,那就是美国放松了我国从伊朗进口石油的限制。 原因在于,美国一直都在执行对于伊朗的石油制裁政策,美国官宣我国允许从伊朗手中购买石油就意味着美国同时对伊朗和我国作出了一定让步。 但美国更希望我国可以从自己手中购买石油,美国在借由放松对于伊朗石油的限制和打压进行表态,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分析人士的观点看法分为三大层面,第一层面是特朗普的表态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那就是伊朗没有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有实际需要。 尽管看起来好像和美国有莫大联系,但实际情况却是和美国一点也不着边; 第二层面是明面上的呼吁我国从美国进口石油,中美在第二轮谈判中定下了大框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愿意在第一阶段达成的协议之上继续推进大方向。 特朗普此举实际是在进一步缓和中美之间的对抗事态,只是以抛出石油贸易橄榄枝作为表现形式之一; 第三层面是美国可能会放松对于伊朗石油的制裁,伊朗或许会注意到特朗普的这一实时动向并提前做好准备,因为伊核谈判马上就要开启,特朗普会有很大可能将此作为筹码之一。 两相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分析人士的观点看法可谓众说纷纭,将站在伊朗、我国和客观事实角度出发的阐述全然囊括。 但很可惜的是全都没有触及本质,或者说这些角度都是以石油贸易为核心而大谈特谈。 然而,特朗普此举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进一步施压和威胁我国:如果我国不从美国手中购买石油,美国将会同等推进制裁我国和伊朗。 因为我国可以从伊朗购买石油的基础是我国此前就同伊朗开展了石油贸易,但美国苦于没有证据指出我国实质性下场参战,所以就想方设法利用石油贸易欺骗外界,拖我国下水。 特朗普想要让我国露出更多马脚,但事实情况是我国本就没有实质性下场参战,任凭美国正常石油贸易撬动更大阴谋也不能完全实现和做到这一点。 简单来说,特朗普是在无中生有,想要找到我国实质性下场的证据好以此拿捏我国,但特朗普一味施压的表态方式不能发生任何变化。 美国允许我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但更希望我国从自己进口石油,很明显后者才是重点内容,而我国不管是从哪个国家进口石油,自主权都掌握在我国手中。 美国这么轻描淡写就定调希望我国从自己手中进口石油,这就有些强买强卖的意思了,再加上无中生有刻意拉我国下水的表态。 特朗普的真实意图其实是给点风就是雨,最为关键是这个风还是他自己刻意制造出来的。 刻意造风+呼风唤雨的组合拳很明显是在施压我国,在石油贸易这件事上,我国需要以兼顾美国的国家利益为锚,否则美国就会采取做法限制我国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上。 参考资料: 特朗普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外交部回应|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