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大冤种了!”河南,一男子花4.2万买了一辆二手车,显示跑了8万公里,可男子回家后才猛然发现,合同上竟然写着“公里数不实已告知”!男子一度以为自己眼花了,赶紧到4S店检查,可结果让他傻眼了!
河南有个男的在网上求助,说自己在买二手车的时候吃了大亏,成了大家口中的“大冤种”,他说他花了4.2万买的一辆二手车,合同上写的是8万公里,可回家仔细一看合同里有个小字写着“公里数不实已告知”,这让他一下子就蒙了,赶紧把车送去4S店检查,结果更让他傻眼了,这车实际跑了将近18万公里,跟个报废车差不多。
据都市报道6月21日报道,河南一位男子花4.2万元买了一辆二手尼桑,本以为捡了个便宜结果回家一看合同直接傻眼了,合同上竟然有一行小字写着“公里数不实已告知”,而车行之前明明告诉他这车只跑了8万公里。
于是他急忙赶去4S店查记录,结果却发现这辆车的实际里程接近18万公里,车况也远不如车行说的那样好,更让他气愤的是车行不仅不认账还态度强硬让他“不服就去告”。
男子回忆买车时车行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保证,这辆车没出过事故也没泡过水里程只有8万公里,车况跟新车差不多,他当时觉得价格合适没多想就签了合同。
可回家仔细一看才发现合同里藏着猫腻,于是他联系了原车主,对方说这车卖出去时已经跑了17万公里根本不是车行说的8万公里,更糟的是4S店检测后发现这辆车多处需要维修实际车况和车行的描述相差甚远。
听到这里的男子找车行理论,对方却推卸责任坚称自己已经告知了里程不实,还表示“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
可问题是这行字被放在不起眼的位置,购车时车行也完全没有提醒,这让男子觉得自己被坑了,但车行却态度强硬甚至直接放话:“有本事就去法院告!”
这件事曝光后不少网友表示气愤,认为车行就是在玩文字游戏故意欺骗消费者,有人提醒:购买二手车不能光听车商忽悠一定要仔细检查合同,最好先查4S店保养记录或者找专业机构验车。
还有网友说二手车市场水太深不懂行的人很容易被坑建议新手买车时带个懂车的朋友一起去。
从法律角度看车行的行为可能涉嫌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必须如实提供商品信息,不能故意隐瞒或虚假宣传。
如果车行明知真实里程却故意篡改,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车退款甚至主张三倍赔偿,不过维权过程可能比较麻烦需要收集证据,比如合同、检测报告、原车主的证言等。
这件事也给想买二手车的人提了个醒:别光看价格便宜就冲动下手一定要多做功课,买车前最好查清楚车辆的历史记录,签合同时逐条核对,别被车商的话术忽悠了,如果发现被坑要及时保留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者走法律途径维权。
信源:都市报道——2025-06-21——《表显跑八万 实际十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