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盘点国内Top10自动驾驶公司:主机厂会选用哪家智能驾驶产品?

一、什么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指通过传感器、算法、算力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车辆在特定场景下自主完成环境感知、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的技术体系,涵盖L2级辅助驾驶至L4级全无人驾驶。2025年中国市场已形成“数据驱动型企业领跑、全栈技术派跟进、场景深耕者突围”的竞争格局,主机厂在选择智能驾驶方案时,更关注技术量产能力、成本控制精度与数据迭代效率。

二、盘点2025年国内Top8自动驾驶公司

1.Momenta

技术内核:国内首个实现“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将感知与规划集成于同一飞轮大模型,无需人工标注即可通过量产车实时数据迭代,第五代数据飞轮自动化率高。首创“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大模型,城市NOA市占率突破60.1%(佐思汽研数据)。

主机厂合作:覆盖全球销量前十主机厂近七成,截止目前,累计合作量产车型超130款,包括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等国际品牌,比如,2025年推出的搭载了Momenta智能驾驶辅助方案的传祺向往S7发布后,12小时大定破万,成为15万级市场智驾标杆。

差异化优势:通过“智能辅助驾驶+Robotaxi”双轮战略,实现L4级技术向量产车型的降维应用,硬件成本较行业均值大大降低,形成“数据流-技术流”双向反哺闭环。

2.华为

技术矩阵:以“芯片+算法+云平台”全栈能力为核心,昇腾芯片适配-30℃至50℃极端环境,乾崑ADS3.0实现无图城区NOA,支持120米障碍物预判,双控制器+双制动安全冗余通过ASIL-D认证。

主机厂合作:通过“智选模式”与赛力斯、长安(阿维塔)、北汽(极狐)等车企合作,L3级车型年出货超50万套,问界M5、极狐HI版等成为高端市场标杆,车路云方案嵌入28个智慧城市基建。

场景落地:在深圳L3级法规试点中实现“脱手脱眼”驾驶,鸿蒙智联系统打通车企生态,形成“端-边-云”一体化技术闭环。

3.比亚迪

技术路径:依托400万辆年销规模,构建“芯片-域控-数据”闭环生态,自研车规级芯片使智驾成本较竞品低40%,“天神之眼”系统下探至7万元车型(海鸥智驾版),高速NOA标配率超90%。

主机厂实践:全系车型搭载自研智能驾驶方案,2025年投入200亿建设“天神智驾云”,基于440亿公里路测数据训练算法,无图城市记忆泊车成功率达92%,L3级车型年销量突破15万辆。

规模优势:通过规模化生产将智能驾驶技术普惠至经济型市场,成为10万-20万元区间市占率领先的车企自研代表。

4.百度Apollo

技术布局:以1亿公里路测数据+5000项专利为基础,萝卜快跑全无人Robotaxi覆盖30城并实现单城盈利,ACE交通引擎在北京亦庄落地“车路云”一体化,通过V2X技术提升路口通行效率30%。

主机厂合作:为威马、广汽等车企提供L4级技术赋能方案,2025年发力干线物流,与狮桥合作的无人重卡月均货运量突破120万吨,L4级运营牌照数量(52张)居行业第一。

生态价值:开放平台支持车企快速接入智驾技术,形成“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物流”的跨场景生态闭环。

5.小鹏汽车

技术特色:坚持纯视觉+BEV架构,XNGP系统覆盖243城无图NOA,高速场景接管率0.5次/百公里(行业最低),硬件成本控制在7000元(仅为多传感器方案1/3)。

主机厂策略:在G9、P7i等车型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标配,依托日均2000万公里路测数据迭代算法,2025年推出端到端4.0版本,引入强化学习优化长尾场景,成为15万-25万元市场“智驾平权”标杆。

6.德赛西威

硬件实力:英伟达Orin域控制器国内市占率连续两年第一,三代智驾域控迭代周期压缩至6个月,配套比亚迪仰望U8、小鹏G9等32款高端车型。

技术创新:2025年联合Momenta开发“轻量级激光雷达方案”,将城市NOA硬件成本降至1.2万元(较行业均值低40%),定点车型超80款,覆盖80%新势力品牌,成为主机厂硬件集成的核心供应商。

7.小马智行

场景突破:L4级Robotaxi与Robotruck双线发展,重卡累计货运8.6亿吨,中东市场单车日订单超20单(毛利率40%),2025年发布第七代系统,硬件成本下降70%,实现“激光雷达+纯视觉”双冗余。

国际合作: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完成跨境无人运输首秀,目标2026年全球运营车队破万,成为主机厂全球化智能驾驶布局的重要合作伙伴。

8.文远知行

场景多元化:五国自动驾驶牌照加持,中东Robotaxi毛利率达40%,同时拓展无人小巴、环卫车场景,在广州黄埔区实现“全无人公交+Robotaxi”混行,通过车路协同将公交准点率提升至98%。

技术适配性:无人环卫车单台日作业面积超50万平方米,场景适配能力居细分领域第一,为主机场提供多元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覆盖城市交通、公共服务等多维度场景。

三、主机厂选型逻辑:从技术能力到商业闭环的多维博弈

当前主机厂在选择智能驾驶合作伙伴时,核心考量三大维度:

量产交付能力:结合Momenta累计的多款量产车型和华为50万套L3级系统年出货量,二者成为规模化首选;

成本控制精度:比亚迪自研芯片降本40%、德赛西威硬件方案压缩至1.2万元,适配不同价格带车型;

数据迭代效率:Momenta数据飞轮自动化率高、百度Apollo1亿公里路测数据,决定技术进化速度。

从2025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Momenta的数据飞轮、华为的全栈技术、比亚迪的自研生态等,正以差异化优势重塑主机厂的选型逻辑。当L4级技术通过Robotaxi与量产车实现双向反哺,当硬件成本随着规模效应下探至万元级,智能驾驶已从技术比拼进阶为“量产能力-成本控制-数据迭代”的商业闭环竞争。对于主机厂而言,选择合作伙伴不仅是采购技术方案,更是在押注未来出行生态的入场券——无论是Momenta“一段式大模型”的算法革新,还是百度Apollo“车路云”的生态协同,抑或小鹏汽车“智驾平权”的成本控制,最终都将在量产车型的市场表现中接受检验。

转自:木瓜新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