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老大眉头紧皱,对大陆攻台做两大预测,欧洲政客个个不吭声了? 北约秘书长延斯·吕特在荷兰海牙峰会前的记者会上,将焦点转向台海局势,但这场精心安排的“危机叙事”遭遇了现实数据的全面反噬。 路透社6月24日的现场报道显示,韩国总统李在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集体缺席,使得北约试图打造的“印太同盟”形象大打折扣。 吕特声称中国国防企业已成为“世界顶级军火商”,但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军工百强企业中,42家美国公司占据51%市场份额,而中国仅7家企业占比6.2%,这种数据对比让英国《金融时报》直接质疑北约秘书长的指控缺乏事实基础。 关于俄罗斯可能介入台海的猜测同样站不住脚,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6月23日明确表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这与中俄5月联合声明的立场完全一致,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此前已多次强调,中俄联合军演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欧洲国家对吕特的言论反应冷淡并非偶然,德国《明镜》周刊披露的欧盟内部文件显示,27个成员国中仅波兰、希腊达到北约2%军费标准。 比利时首相德克罗更直言,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5%相当于“政治自杀”,这一表态获得布鲁塞尔智库Bruegel的测算数据支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向《环球时报》指出,北约的焦虑源于其战略定位模糊化。随着美国将60%海军力量部署亚太,这个冷战组织正面临存在价值危机。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近期在亚太的行动被曝出严重依赖美军支援,进一步暴露了北约的实力短板。 解放军东部战区5月开展的“智能蓝军”演习引发国际关注,军事专家王卫星在《人民日报》撰文分析,该演习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西太平洋战场环境,重点演练区域拒止能力,这种高度专业化的训练模式,与北约方面充满臆测的“战争预言”形成鲜明对比。 东南亚国家对北约的疏远态度同样值得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菲律宾虽允许美军使用4个新增基地,但拒绝与北约签署正式协议。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更直言“亚洲不需要教师爷”,这种集体表态让北约的亚太战略遭遇重挫。 经济数据或许最能说明问题,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欧贸易额逆势增长12%,其中欧盟对华汽车出口暴涨210%,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最新民调显示,65%欧洲民众将中国视为“必要合作伙伴”,这种深厚的经济纽带远超政治操弄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25日的回应直指问题核心:“越是鼓噪战争,越证明和平统一的紧迫性。”当山东舰编队在西太平洋展开实战化训练,当福建舰进行电磁弹射测试,这些实实在在的国防建设才是维护地区稳定的压舱石。 北约秘书长试图制造台海危机的努力,最终反衬出该组织的战略困局,从缺席的亚太盟友到沉默的欧洲伙伴,从失实的数据引用到被拆穿的地缘猜测,这场海牙峰会的台海叙事已然沦为一场自说自话的表演,真正的地区稳定,从来不需要靠贩卖焦虑来维系。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