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近日,“文明焕新・云间共融”松江区城市文明开放麦——“服务群众的温度”专场在泗泾镇新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12名来自基层的市民发言人走上舞台,用沾满泥土气息的故事,诠释人民城市理念在松江的生动实践。
“小红帽”志愿团队以“尽、敬、近”理念为孤寡老人编织生活保障网;退休党员汤飞龙十余年如一日投身社区治理,协调完成老旧小区加梯换梯等民生大事;“泗家人科普官”等团队的健康守护者们用“家长里短”做科普,把文明健康理念带入寻常百姓家;家惠助老服务社十余载助老护老,以专业护理赢得老年群体口碑……从养老服务到社区治理,从健康科普到食品安全守护,一件件故事虽无惊天壮举,却以“润物细无声”的坚守,让城市文明有了可触摸的温度。
松江公交基层管理者张杰以“大篷车”宣讲团为纽带,让公交服务的热度融入市民出行路;泗泾镇居民区书记王丽玲创建“幸福四叶草”党建项目,以“青响应”便民服务队等多元载体,将社区打造成温情共同体;税务青年范奕在办税服务中践行“税费温暖”,让政策红利化作市民可感知的文明脉动……不少公共服务领域工作者也来到现场,从日复一日却饱含温情的日常中撷取暖心小事,分享炽热衷肠。这些分布于城乡各处的服务场景,共同构成了松江“服务群众生态圈”的立体图谱。
城市文明开放麦不仅是故事分享会,更是“以评促建”的文明催化剂——当退休党员的余热、青年志愿者的热忱、专业工作者的匠心在舞台上汇聚,城市文明便有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化动能。此刻的云间大地,服务群众的温度正随这些基层故事悄然传递。从新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到乡间田头的蓝布工坊,从医院诊室的健康宣讲到公交站台的服务承诺,松江正以“服务群众”为笔,在城市文明画卷上书写最温暖的注脚。
“未来,我们将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服务滋养城市文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松江将继续坚持为民惠民导向,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持续开展城市文明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不断营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