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理和实授的差距有多大?说很大可能都有点保守了,应该用巨大来形容。 清代的官制中,有很多让人难以琢磨的字眼,诸如署理、代理、护理、协办等等。按字面意思理解,署理就是现在的“代理”,很有可能就会扶正。 但是清代的署理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朝廷一时间还没有确定好合适的人员,或是皇帝在两个或几个人选中徘徊不定,于是就先找一个大差不差的人先署理,而这个署理的人百分之百不会实授; 第二种情况是皇帝还不确定署理的人是否靠谱,要先试用一番,这类情况也具有不确定性,能实授的概率也就50%左右; 第三种是人选已经确定下来了,只是赴任需要一段时间,这段空缺期就由当地低一级的官员暂行署理。 地方各省督抚藩臬出缺,其署理都有明确的规定:总督出缺由巡抚或将军署理,巡抚由布政使署理,布政使由按察使署理,按察使由道员署理,道员以下就没有硬性规定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