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AI硬件掀起万亿市场狂潮,济南准备好了吗?

济南不仅是海内闻名的天下泉城,还是山东唯一的综合性“中国软件名城”。今年是齐鲁软件园获批建设30周年,30年来,园区和软件产业耦合共生,铸就了“中国软件名城”的城市品牌。

采访过程中,济南高新区高端软件企业研发负责人纷纷提到,2025年,AI技术蓬勃发展,这场技术革命显著助推了软件产品的迭代升级。其实,AI技术影响的不止是软件开发。十年前,移动互联网改造了硬件;而今,AI大模型要“重做一遍硬件”。2025年,AI硬件融合进入全面爆发期,济南准备好了吗?

01

省委书记十分关切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5月21日至22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济南调研外贸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关于这次调研,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两天时间里,调研组马不停蹄,密集调研11家企业和1个重点项目,分别是鸿天服装、世纪开元、临工重机、神思电子、优宝特机器人、众阳健康、丽阳神州、浪潮云、中科先进、擎方科技、中移齐鲁创新院和施工中的山姆会员店(济南店)项目,上述企业、项目全部在济南高新区,济南高新区产业发展“主战场”的地位毋庸置疑。

其二,省委书记对AI产业高度关注。考察外贸,调研组重点看了鸿天服装、世纪开元、临工重机,余下8家企业全部是人工智能企业,研发领域遍及具身智能、脑机接口、AI大模型、算力算法、智能体、AI虚拟设备。可以说,把济南AI产业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和产品大致都看了。

济南AI产业确实值得一看。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2024年,济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82亿元。国际数据公司(IDC)评估显示,济南位列2024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第八位。

02

济南智能硬件产品迭出

放眼全球,AI硬件市场迎来“寒武纪大爆发”,从智能眼镜到宠物机器人,从录音神器到睡眠戒指,各种新物种层出不穷。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市场预计将以每年38%的速度狂奔,到2030年规模将突破4741亿美元。

浪潮云智能体工厂

近年来,依托高校科研资源和本地产业基础、政策支持,济南也集聚一批聚智能硬件企业,形成一定产业基础。

浪潮集团在边缘计算服务器、AI加速硬件、智能存储设备、智能体等领域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神思电子的神思智飞,有人物联网工业级智能模组、物联网网关,和普威视的智能红外热成像仪、AI视频监控设备,小鸭集团智能家居板块的智能洗衣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技术领先;鲁能智能的电力巡检机器人市占率排名全国领先;华光光电发力半导体激光器核心元器件,不断突破关键技术……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济南的智能硬件产业存在产业链完整性不足、创新生态薄弱、市场化能力欠缺等问题。

03

省市配套政策出台

林武书记调研济南之前的5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份重磅文件明确提出:优化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配置,支持实施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行动,加大对基础软件、智能硬件等方面技术攻关的引导力度。

一手抓基础软件,一手抓智能硬件,山东省级层面要引导AI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早于省级政策出台近一年,2024年6月27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出台,可以看出济南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重视、积极布局。这份《通知》关于人工智能产业软硬件的战略部署和省级政策一脉相承,作为产业承载地,济南的发展行动计划具体清晰。

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3.0

软件方面:《通知》要求,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鼓励企业研发或改进面向深度学习、分布式系统等技术的基础开源框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算法库、工具集以及面向智能终端的嵌入式系统产业化。

硬件方面:《通知》要求,推动智能芯片产业突破发展,加快智能传感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鼓励智能计算装备企业整合国产智能芯片、自主学习框架算法等,打造全栈式人工智能计算解决方案,支撑人工智能自主可控生态建设。

济南将智能芯片、传感器作为智能硬件发展的突破点。《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3.0》显示,在AI基础硬件方面,济南企业主要聚焦AI芯片、服务器、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其中AI芯片处于优势地位。

目前,山东省已实现了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基本环节以及EDA软件、材料、设备等配套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相关产业规模、产品产量连年高速增长。济南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山东省占据着核心引领地位,是全省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创新的重要高地,尤其在芯片设计、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公开报道还显示,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担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省级链长。

04

差异化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济南已设立50亿元AI产业基金,优先投资软硬件协同项目,如芯片+算法联合团队;实施“泉城AI英才计划”,引进芯片架构师、框架开发工程师;扩容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提供AI软硬件测试算力;建设“济南AI开源社区”,共享本地化算法模型与硬件驱动。

“以硬件带软件、以场景促生态”,济南以智能芯片为突破口,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有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软硬件协同创新与生态集聚,争取成为北方AI自主化的重要节点。

(国内首个智能硬件全产业链平台——深圳智创园)

我国智能硬件产业呈“东强西专”的格局。深圳被誉为全球“硬件之都”,智能硬件制造业位居全国第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珠三角具有高端技术和国际化协同的优势,深耕芯片、汽车电子、工业智能硬件等领域;北京拥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定向支持“卡脖子”技术,是原创技术策源地;中西部的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在垂直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济南想软硬件协同发展,需要避开消费电子红海,选择工业、农业、医疗等有本地场景支撑的赛道,通过“技术深耕+场景绑定”打造差异化优势。济南布局“四聚”“多园”,以应用赋能产业拓展,谋划的就是差异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