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看完《长安的荔枝》,他忍不住“炫”了一盘荔枝,悲剧了!

最近,央视热播剧《长安的荔枝》掀起全民追剧热潮,58岁的张大爷(化姓)看完剧后,没忍住自己有糖尿病,“炫”了一大盘荔枝,结果空腹血糖从6.5飙到14.6,只能上医院看病。

“糖友”吃水果要学“荔枝使”的精打细算!

接诊的内分泌科医师金汀龙说,“李善德运荔枝要算路线、算损耗,“糖友”吃水果也得会算——算GI值(GI指数越高,越容易引起血糖波动)、算分量、算时间!”原来,荔枝含糖量高达15-20%,杨梅也有12%,稍不控制就会“甜蜜暴击”。

别慌!“糖友”们吃水果需遵循以下原则,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避免血糖飙升:

1.血糖稳定是前提

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时,可适量吃水果;若血糖控制不佳,建议暂时避免水果,以黄瓜、西红柿等低糖蔬菜替代。

2.控制总量,替代主食

每日水果总量:100-200克(约1个拳头大小);吃水果后,减少相应主食(如米饭、馒头、面条),避免碳水化合物超标。

3.选择低升糖指数(GI)水果

低GI(≤55):樱桃、李子、苹果、梨、草莓、桃子(硬桃更佳)。

中GI(56-69):芒果、荔枝、杨梅(需谨慎)。

高GI(≥70):西瓜、哈密瓜、葡萄(尽量避免)。

4.最佳食用时间

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避免睡前吃,防止夜间血糖波动。

5.监测血糖

尝试新水果时,建议测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个体反应。

夏天到了,好吃的水果大量上市,金医师建议“糖友”们要这样吃热门水果:

1.杨梅(GI≈55,中低升糖)

优点:含有机酸(助消化)、维生素C、花青素(抗氧化)。

注意:含糖量约12%,需控制量。

推荐吃法:

每次15-20颗(约80-100克),搭配少量坚果(如杏仁)延缓升糖;彻底清洗(盐水浸泡10分钟),避免肠胃不适。

2.水蜜桃(GI≈28,低升糖)

优点:膳食纤维丰富(延缓糖吸收)、维生素C、钾。

注意:成熟度越高,糖分越高。

推荐吃法:

每次半个(约80-100克),选择稍硬的桃子,去皮吃;避免榨汁,以免破坏膳食纤维,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3.荔枝(GI≈58,中升糖)

优点:补气血(中医观点),含维生素C。

注意:含糖量高达15-20%,易引起血糖波动,需严格控制量!

推荐吃法:

每次3-5颗(约50克),避免空腹吃荔枝,可能导致“荔枝病”(低血糖反应),对血糖控制极为不利,可搭配少量蛋白质(如无糖酸奶);盐水浸泡(中医认为可降“上火”风险)。

荔枝病小贴士:

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这两种物质会干扰人体生成葡萄糖、抑制脂肪酸代谢,导致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不能及时转化为血糖,从而诱发低血糖。

其次,荔枝本身富含葡萄糖、蔗糖与果糖,若人体一次性摄入太多,容易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降低血糖浓度,也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空腹状态下,体内血糖水平较低,此时多食用荔枝,更是雪上加霜。

金汀龙医师最后叮嘱:“没有绝对不能吃的水果,只有不合理的吃法。只要掌握方法,糖尿病人也能享受夏日水果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