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兄弟花重金给反清人士出书,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明清之际出现三位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这三人都亲眼目睹明末乱世,对封建王权做了当时历史上最深刻的反思。其中提出“华夷之辩”的王夫之就是湖南人。 王夫之前半生一直在反清,后半生隐居船山著书立说,乾隆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一口气把王夫之的作品禁了九本。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全套王夫之作品《船山遗书》要归功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他们二人花了重金收集整理王夫之的作品,曾国藩还特意多次写信给河道总督,请他寻找手艺最好的刻书工匠帮曾家兄弟高质量地出书。 这就成了一个历史谜团,王夫之的作品里充满了对满清的厌恶,曾家兄弟主持刻印的《船山遗书》里不得不把最激烈的内容删去,用空格来代替。全书最后空格多达一两百处。 这套书后来在湖南地区广泛流行,影响了很多人走上反清之路,比如谭嗣同读到王夫之的《船山遗书》,他从这两百处的空格里品出了王夫之的意思,年轻的谭嗣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五百年来,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清末民国的革命家章太炎说的更直白:“王而农著书,壹意以攘胡为本。” 王而农就是王夫之,章太炎说,王夫之写书的目的只有一个——驱逐鞑虏。 那么问题来了,谭嗣同、章太炎都能读懂王夫之的意思,曾国藩、曾国荃兄弟难道看不懂吗? 他们要真的看不懂,怎么会从王夫之的书里精准挑出那一两百处的犯忌讳的句子,并把它们换成空格? 如果能看懂王夫之的意思,为什么要花重金不顾嫌疑给这样的思想家出书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