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商鞅败也商鞅

坚持去未来 2023-10-04 15:04:1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看历史的风云变幻,更能深入的了解世间的人情冷暖以及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大家好,我是坚持去未来。您的关注与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众所周知,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各位君王的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也离不开一个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件就是商鞅变法。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首先,在战国时期,韩国和燕国是实力较为薄弱的两个诸侯国。对于燕国来说,主要得益于燕昭王时期聚集了乐毅等人才的任用,因而在一段时间内变得强大起来。至于位于中原地区的韩国,则采用了“申不害变法”政策。 根据历史记载,申不害变法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在韩国进行的一次革新,着重于官员的考核和选拔。通过申不害变法,韩国的内部局势得到稳定,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如果说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只是初探其道,那么魏国的李悝变法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巨大变革。在魏文侯统治时期,他聘用了李悝为宰相,秉持选拔贤能、奖罚严明的原则。这次变法不仅推动了魏国农业的发展,还帮助魏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魏武卒”。 大多数历史学者认为,李悝在魏国进行的变法是中国变革的开端,不仅对商鞅的变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李悝的变法,魏国逐渐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在与韩国、赵国、楚国和秦国等诸侯国的竞争中取得了胜利。商鞅生在卫国却不受卫王的待见,满腹才学却无处施展,这时一个绝佳的机会出现了。

秦国在秦献公的领导下,开始了一场壮丽的重生。秦献公以一系列激进的改革,为秦国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废止了残忍的人殉制度,改变了社会结构,迁都以提升国家战略地位,扩大了商业活动,细致地编制了户籍,并推广了县制。这些变革不仅使秦国的国力逐渐增强,也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作战能力。秦人对恢复秦穆公时期的荣耀充满了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废除人殉制度对秦国的强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过去,每当君主去世,都有大量的能臣爱卿为之殉葬,这无疑导致了人才的严重流失,使得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困境。而废除人殉制度,则让秦国得以留住人才,为国家的强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一点在魏国人商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之所以能够为秦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殉制度的废除,要不然,商鞅能否去秦国还是未知数,但历史的车轮却载着商鞅走到了历史的中心,商鞅变法成了战国后期一段绽放荣光的存在。

秦献公的改革虽然并未完全到位,但它为儿子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铺平了道路。秦孝公继承大统后,立即着手继续父亲的遗志,致力于秦国的繁荣昌盛。他广施恩德,救济孤寡,积极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随后,著名的求贤令发布,吸引了包括商鞅在内的众多有志之士。

商鞅在听闻求贤令后,携带《法经》投奔秦国,为之后的商鞅变法拉开了序幕。在与秦孝公的会面中,商鞅的帝道、王道之术并未引起秦孝公的兴趣,但当他谈到富国强兵之策时,秦孝公为之大喜。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秦孝公最终决定在秦国进行一场空前的大变法,由商鞅主导推行。这标志着商鞅变法的正式开始,也预示着秦国即将走上辉煌。

李悝变法

秦孝公雄心壮志,于公元前359年携手商鞅,拉开了《垦草令》的序幕,为秦国的变革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这部卓越的法令,旨在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活动,削弱贵族、官吏特权,推动国内贵族融入农业生产领域,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重大改革。

《垦草令》的璀璨光芒引领秦国走向繁荣,秦孝公更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展现出秦国对变革的坚定决心。商鞅承接重任,开始实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次变法。

这次变法犹如一场革命,户籍制度焕然一新,什伍连坐法强化社会治安;军法表彰军功,激发勇士们的斗志;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树立奋斗向上的新风;建立二十等爵制,为人才提供公平晋升的通道;严惩私斗,维护社会和谐;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巩固法制建设;推行小家庭制,优化社会结构。这些改革方略犹如繁星点点,照亮了秦国前进的道路。

秦国在经历了惊天动地的第一次变法后,犹如凤凰涅槃,国力开始蒸蒸日上。这一变革,极大地拓宽了国家赋税和兵役的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但正当变法之风顺势而为之时,太子赢驷的一次违令行为却给这股热潮带来了波澜。

商鞅,这位变革的领头人,果敢坚毅,为了捍卫法治,他决定从太子开始树立法律的威严。当然,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能受刑,但他的师傅却成了这场较量的牺牲品。太子的首傅公子虔被施以劓刑,鼻梁被挖去,而右傅公孙贾则被黥刑,一张脸成了犯罪的标志,永远留下了耻辱的印记。这结下了商鞅与赢驷之间的梁子,也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然而,在平定了太子事件后,秦孝公依旧坚定地支持商鞅的变法大业,并任命他为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大良造是秦孝公时期的最高官职,也是商鞅能够进行第二次变法的强大后盾。这一刻,秦国的变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是历史的新篇章。

商鞅,这位伟大的改革家,为秦国打造了一片繁荣强大的天地。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让秦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首先,商鞅废除了旧有的井田制度,开拓了阡陌,让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关系,让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其次,商鞅在政治上大刀阔斧地改革,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他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了连坐法,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统治。此外,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让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商鞅还注重军事力量的提升。他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为秦国在战略发展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他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这一变革为秦国未来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你是否感受到了商鞅变法的伟大价值?让我们一起来致敬这位伟大的改革家,为他的智慧和勇气点赞!

虽然商鞅的改革在秦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最终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因为太子事件,他与太子结下了仇怨。而秦孝公在临死前为了保护商鞅,曾想将王位传给他,但是商鞅并没有接受,但秦孝公的一番好意却给商鞅引来了杀身之祸,他的存在对王位充满了威胁。据《战国策》记载,秦孝公病重十八年,想传位给商鞅,但是商鞅婉拒了。然而秦孝公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赢驷,也被称为秦惠文王。由于商鞅的存在可能对赢驷构成潜在威胁,加上他们之间的既有矛盾,赢驷的老师公子虔便与贵族联手控告商鞅谋反。面对这样的指控,赢驷趁机将商鞅打倒,最终商鞅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他的尸体被车裂,全家也被杀害。

虽然商鞅被秦惠公所灭,但商鞅变法的成果却被秦惠王保留下来,由此可见,他对商鞅变法还是认可的,有人会说商鞅情商低,才招来大祸,也不无道理,但是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商鞅身为一个变法的导师与引领者,如果不依法治国,可能变法就不会成功,依法治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无不在阐述这样一个朴素的道德底线。

秦国的强盛与崛起依赖于商鞅变法的成功实施,但秦灭六国以后,秦朝的统治者还在延续商鞅变法遗留的一些东西,说到底,商鞅变法只是战时体制的产物,像扶农抑商,就是为了多生产粮食以备战时之需,但是大一统以后,这个政策就显得不合时宜,再就是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导致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民不聊生,一个朝代的更迭应该不只是少数权利者的换位,而是应该让多数人从中得到切身的利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然,秦朝的统一,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制度更加健全,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以此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统治,并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每个朝代都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也为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商鞅变法在历史的洪流中,像一抹烟花,璀璨了一时,也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它让秦国强势的崛起,一统华夏,它的历史局限性也让秦帝国如烟花般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关注我,每天给你讲不同的历史故事。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1 阅读:39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