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夏朝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那怎么解释陕西石峁这个考古Bug?

陕西石峁是夏朝的“Bug”,这事儿确实不好圆。上世纪90年代,国家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想把夏朝的时间搞清楚。专家们

陕西石峁是夏朝的“Bug”,这事儿确实不好圆。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想把夏朝的时间搞清楚。

专家们折腾了五年,最后定下来夏朝大概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晚于这个时间点属于夏朝,早于这个时间点是先夏时期。

结果陕西石峁遗址出土了,直接把这个时间表“打了个车轮印”。

考古证据显示,石峁早在公元前2300年就已经修建,比夏朝早了200多年。

而且规模巨大,完全不像个“先夏时期”的方国,反而更像个超级政权。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夏朝的定义本身很模糊

先说夏朝吧,它是个什么概念?从《史记》到《竹书纪年》,文献里说得天花乱坠,但具体到考古上,能证明“这是夏朝”的材料几乎没有。

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晚期的都城,可这地方的文化层上限是公元前1750年,比“夏朝建于公元前2070年”的说法晚了300多年。

换句话说,夏朝前300年,根本没什么像样的“王朝气象”。

而石峁遗址呢?不仅规模远超同时期的二里头,还控制着陕北、内蒙、山西中北部的大片区域,甚至连后来的夏礼器——牙璋,都是从石峁传过去的。

这就让人疑惑了夏朝如果真是个“王朝”,那石峁算什么?

2. 石峁的地位被“低估”了

考古圈对石峁的态度挺有意思。

有人说它是黄帝的都邑,有人说它是北狄的城堡,总之就是不愿承认它和中原文明有直接关系。

可实际情况是,石峁遗址的DNA数据显示,这里的居民和仰韶文化、陶寺遗址的居民关系非常近,属于土生土长的“华夏人”。

石峁的出土文物和中原的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比如那个牙璋,不仅在二里头成了夏礼器,甚至后来的殷商、三星堆都在用。

这就说明,石峁不仅和中原文化有关联,还对中原的国家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把石峁当成“游牧文明”或者“外来者”,显然是不对的。

3. 黄河流域的“大洪水”改变了历史

石峁的衰落和后来二里头的崛起,可能和一场大灾难有关。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经历了一次人口锐减的“大洪水事件”。

这场灾难几乎摧毁了整个龙山文化的社会结构,导致黄河中下游的聚落数量从1669个锐减到180个。

石峁虽然地处北方,但这场灾难显然也对它的农业和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

与此黄河泛滥带来的肥沃土壤让伊洛平原变成了一个适合大规模农业的黄金地带。

于是,石峁的力量逐渐式微,而以二里头为核心的中原文明开始崛起。

可以说,“夏朝”的真正诞生,很可能是这场灾难的后果。

所以,石峁之所以成了“Bug”,问题其实不在石峁,而在于我们对夏朝的定义和认知。

从考古证据来看,夏朝早期的“王朝气象”并不明显,更多是一种部落联盟的形态。

而石峁,不仅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之一,还对中原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其纠结石峁是不是“夏朝”,不如承认它是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重要一环。

评论列表

万舞
万舞 19
2024-12-19 08:13
石卯出土的器物制型跟二里头基本上是一脉相承例如夏文化的典型器物代表“牙璋”,而时间又早于夏文化,所以,它爹!大概率是黄帝。

tb717206 回复 01-06 13:19
你说得对 一脉传承

1111
1111 16
2024-12-18 23:05
中国上古历史之所以处处是漏洞,就是河南总想把中国源头装到它那个筐里。

汪芒 回复 12-19 13:39
中国的中心是河南,那是东周王朝以后的认识。中国、中原在这之前都不是河南。

用户15xxx15 回复 04-22 22:57
中国考古界从古至今被河南控制了?多用用脑子,少用屁股想问题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15
2025-01-08 01:58
如果石峁是大洪水后衰落,那不正好印证大禹治水的故事,石峁遗址就可以理解为舜的统治范围。大禹继承舜,所以继承了石峁的部分文化也就说得过去了。

lfxfnxd 回复 04-10 15:57
大禹治的水与本文中的洪水时间对不上。

漂泊男儿周如谦
漂泊男儿周如谦 15
2025-02-02 11:54
石峁:夏族总部落(大西邑)。虞邑·(虞朝)、夏邑·陶寺(夏朝),都是石峁的一部分。大西邑:频繁迁“都”而成立“商朝”。
漂泊男儿周如谦
漂泊男儿周如谦 12
2025-04-14 19:39
公元前2990年:轩辕黄帝出生,至公元前2697年退位于·玄嚣,公元前2417年禅让于弟·颛顼,公元前2297年颛顼禅让于侄子“娇极”,公元前2117年三过家门·娇极禅让于长子帝挚,公元前2108年娇极费除“禅让”传位于次子帝喾,公元前2092年,娇极四儿子·姬重华·虞邑建“虞朝”,公元前2090年,娇极五儿子帝尧·陶寺建“夏朝”,公元前2087年·涂山会盟,公元前2076年,夏族部落正式分家,[大西邑(原部落)、虞邑(虞朝)、夏邑(夏朝)、豳地(豳国)]。
清流狂士
清流狂士 11
2025-03-12 07:52
上下5000年,最上头的300年你也好意思提,再科学,只是专家预则,多300年,少300年,不是再正常不过

UC用户1700076 回复 03-23 23:25
我的理解上下五千年,共一万年。只是现代人不敢想象更不敢相信。

暴风雨
暴风雨 9
2025-01-27 21:08
2070+2025=4095年,专家一下把中国五千年历史切去了一千年,真大方。[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UC用户1700076 回复 03-23 23:23
因为无法考证。(过去说的是上下五千年,也就是一万年的华夏人文史。即上五千年加下五千年,共一万年。)现有史书《竹书纪年》、《太史公书》的记录已经莫糊不清,而现代考古又不能明明白白实证,所以只能大概说三到四千多年历史。

杯杯
杯杯 5
2025-02-06 17:32
古代一定是神权和皇权都存在的,参考现代西方。我们主要是来了一次绝地天通,也就是神权和皇权从此分离。所以,我们应该有两套体系,一套神权体系,比如三星堆,一套皇权体系,也就是黄帝政权,那么考古是否就合理了?
用户10xxx13
用户10xxx13 4
2025-01-05 13:42
石卵在位置上属于北狄西戎而非华夏。夏禹定都阳城(今登封),登封古代是洛阳的县,夏禹孙子太康迁都斟鄩,斟鄩为今洛阳偃师县的二里头遗址。洛阳偃师还有个商都西毫遗址,夏商都经常迁都,西毫是商汤灭夏后选择的定都地。之所以选西毫,是因为商汤的祖先帝喾(三皇五帝之一)定都地也为西毫。在洛阳附近的新郑是轩辕黄帝出生地。洛阳附近的巩义有距今5300年的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被认为是三皇五帝时代国都,巩义古代也为洛阳的县。洛阳为核心的河洛地区因黄河与洛河(又名洛水、伊洛河等)两条华夏母亲河而得名,最初“中国”“中原”两词仅指河洛地区,这也是为何至今河南省居民口语喜欢说“中”字的原因。河图洛书为华夏文明之源。伏羲在巩义河洛交汇处发现河图洛书推演八卦易经。这里至今广泛流传着三皇五帝时代的民间故事。史记“昔三代居于河洛之间”,意思是司马迁说昔日夏商周三个朝代(不算附属诸侯国)位于河洛地区。最初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被称作西戎,也就是西方蛮夷,最初秦也被中原各国称作西戎。周灭商类似清军入关,周武王刚灭商就与周公商定定都洛阳“宅兹中国”,周公营造新国都洛阳并于洛阳置九鼎分封诸侯(封神榜原型)。

环滁皆山 回复 01-27 17:12
那是石峁,不是石卵,你是河南的,不是河卵的。

用户17xxx84 回复 环滁皆山 02-24 13:58
石峁是夏朝最早都城,河南人的祖先就在石峁古都!

紫色水晶™
紫色水晶™ 4
2025-04-10 18:26
先声明本人不怀疑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脉络,但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本身就有BUG,它搞清了武王伐纣的时间,也就是确定了西周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通过对金文的天文学反推,“天再旦”),这个结论我比较信服;但对夏商的断代,特别是夏的断代仍是推测,仍然主要是依靠史记记载的夏商世袭帝系进行的推测,所以还是不够严谨。
可文动力
可文动力 1
2025-04-02 13:50
地表上的事都没研究透,还想着光年之外的事,有魄力
lfxfnxd
lfxfnxd 1
2025-04-10 15:56
石峁和陶寺同时期的遗址,但先有陶寺,而尧部落是后来攻占的,所以有可能尧部是先在石峁遗址后来到陶寺遗址。
anlexy
anlexy 1
2025-04-20 14:28
压根就没有夏,也没有什么炎黄,周人瞎编的。
用户15xxx18
用户15xxx18 1
2025-04-18 23:44
夏为什么一定是一个朝代?我们称华夏后代,华和夏不能是当时的氏族文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