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这一常见的皮肤炎症,困扰着全球10%-20%的儿童,同时也影响着不少成年人。其症状多样,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湿疹是什么?湿疹,医学上又称为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0-2岁)表现,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四肢屈侧及会阴等部位,表现为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且易反复发作。
特应性是什么意思?特应性是一种遗传性的变态反应(过敏/超敏反应)。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应性皮炎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
1. 婴儿期(出生至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当宝宝开始爬行时,肢体的伸处也会出现皮疹。
2. 儿童期(2 ~ 12岁):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
3. 青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疹。
湿疹的原因是什么?湿疹的原因复杂,目前皮肤学科界仍有很大争论。但被广泛认可的原因是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导致外界刺激物能进入皮肤内侧,引发炎症反应和皮肤过敏。
1.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表层的角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三种脂肪成分)组成屏障,防止外界的有害物质进入皮肤内层。如果家长给宝宝过度清洁皮肤,使用过度清洁剂甚至是消毒剂,或孩子自己抓挠皮肤,都会导致表层受损,使细菌、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进而产生炎症或过敏。
2. 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功能不好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例如缺少丝聚蛋白基因,导致表皮内的丝聚蛋白少。丝聚蛋白可以拉紧角质细胞,使其排列整齐,还能分解成为保湿因子,减少皮肤内水分的散失,防止外界的刺激物进入皮肤内。
3. 致病物质进入:当皮肤功能不完善时,各种致病物质(细菌、病毒、真菌、过敏原、化学接触物等)就能进入皮肤内部,导致炎症。此外,物理环境(如太干、太热)、环境污染等也可以刺激皮肤导致湿疹。
湿疹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湿疹和食物过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理清。目前共识如下:
1. 严重的湿疹和食物过敏有关系:轻度的湿疹可能无关,所以不是所有湿疹都是食物过敏导致的。
2. 食物过敏是湿疹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食物过敏越严重的宝宝,湿疹发生越早、越严重。食物过敏还能加重湿疹。
3. 关于湿疹与食物过敏的关系,皮肤科医生和儿科医师有不同的看法:
4. 皮肤科医生认为:皮肤湿疹可导致食物过敏。刺激物经皮肤进入后,激活了Th2细胞,导致B细胞释放了抗体,从而对该刺激物已经形成了过敏反应和记忆。之后该刺激物经口腔进入肠腔,因为在前面已经被免疫系统认为是抗原了,所以就无法形成免疫耐受,导致过敏。
5. 儿科医师认为:食物过敏能导致湿疹,湿疹是食物过敏的一个表现。过敏原(大分子)经肠道间隙进入血液,导致过敏。之后,该过敏原经过破损皮肤进入真皮,导致皮肤部位的过敏表现。
湿疹的表现湿疹多发生在生后40天以后,少数在满月内出现。皮损好发于头皮、面部、耳廓,表现为皮肤皲裂、增厚、渗液和结痂,尿布区一般不受累(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屏障功能好)。随着孩子能爬行、直立行走,四肢的伸侧和屈侧会出现湿疹。这些皮损处最大的特点就是痒,可能导致孩子睡眠不安,脾气暴躁。
湿疹的治疗湿疹的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1. 基础治疗:避免诱发或加重因素,避免各种刺激,加强保湿。保持皮肤清洁,选择适合敏感肌肤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涤剂。清洁后,应立即使用保湿产品,以锁住皮肤水分,缓解干燥。
2.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包括保湿剂、润肤剂、糖皮质激素制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抗组胺药等。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在治疗湿疹方面疗效显著,但不宜长期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口服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镇静药、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抗组胺药可缓解瘙痒症状,有一代和二代之分,一代抗组胺药抗过敏效果好,但不良反应大;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小,抗过敏效果稍弱。
3.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中药药浴、中药熏蒸等,可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完善皮损的自我修复机制。
湿疹的护理湿疹的护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刺激因素、饮食调理、心理调适以及遵医嘱用药。
1. 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选择适合敏感肌肤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涤剂。清洁后,立即使用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缓解干燥。
2. 避免刺激因素: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刺激因素,如化纤衣物、动物皮毛、尘螨等。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减少过敏原的暴露。
3. 饮食调理: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全谷类等。避免摄入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对于中重度湿疹患者,饮食调理虽不能直接治愈疾病,但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减轻症状。
4. 心理调适:湿疹的反复发作及瘙痒症状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获得情感支持,增强治疗信心。
5. 遵医嘱用药:湿疹的治疗需遵循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软膏、免疫调节剂等应正确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口服药物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湿疹的预防预防湿疹的方法包括合理膳食、适当洗护、环境干预、正确穿着、治疗基础疾病等。
1. 合理膳食:戒除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不吃生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不喝咖啡、浓茶,不摄入海鲜、牛肉、羊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 适当洗护:每周洗1-2次澡即可,洗澡水不宜过热,避免过度揉搓皮肤。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护剂,避免使用碱性过大的产品。
3. 环境干预: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注意室内环境温度、湿度适宜。避免阳光照晒皮肤,避免反复受风沙刺激。
4. 正确穿着:穿着宽松舒适、透气性良好的衣服,避免反复摩擦、刺激皮肤。
5. 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慢性疾病,如静脉曲张、糖尿病、慢性扁桃体炎等,对预防湿疹也有一定的作用。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其症状多样,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通过了解湿疹的定义、原因、表现、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应对这一皮肤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刺激因素,合理膳食,适当洗护,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都有助于预防湿疹的发生。一旦患上湿疹,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确治疗,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