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的位置应该排在李世民前面!李世民是六边形皇帝,这没错,文治武功都很不错! 但要说开创性贡献,还是要看隋文帝。 隋文帝的科举制,这是很重要的! 科举制以前,读书是有钱人的事情。 这个有钱人,可不是一般的有钱人,而是门阀世家。 不是门阀世家的人,你读了书也没用,很难做官。 就算做了官,也做不到大官。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给了中下层读书人机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更多的人愿意去读书,读书人的范围大幅度提升,人群的总体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直到今天,我们都是要通过考试来进行选拔。 隋文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让中枢的权力更为集中,但宰相之间互相牵制,皇帝可以稳坐钓鱼船。 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特别大,可以独立开府,形成小朝廷。 尤其是曹操和诸葛亮,直接将丞相府搬到其他地方,不受朝廷控制,小朝廷才是真正的朝廷。 到了隋文帝这里,宰相是无法开府了,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三大巨头之间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离开了谁都不好使。 如此,皇帝就可以拿捏住宰相们。 李世民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与改良。 尚书令掌管执行,权力还是太大了,就不设尚书令了,只有副职左右仆射。 尚书令是正二品,侍中与中书令是正三品,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而左右仆射都是从二品,虽然还是高于侍中和中书令,但分了左右,两个人互相牵制。 到高宗以后,觉得左右仆射还是太大了,直接将他们虚化,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代替。不挂这样的头衔,即便是左右仆射,也不能成为当然的宰相。 久而久之,尚书省就虚化了。到唐玄宗时期,演变为两省制,中书令为右相,侍中为左相,右相为大,因为他负责决策发起。所以,唐玄宗后期,说是两个宰相,其实就是李林甫和杨国忠一个人说了算。 隋文帝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 从黄巾起义到杨广平陈,前后三百多年,无论是南北,都乱得一塌糊涂,不知道打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 曹操努力过,结果失败了,变成了三国。 司马炎短暂一统,但很快就因为八王之乱而出现五胡乱华。 刘裕也曾经努力过,没成功。 其他人,也就想想而已,有些人想都不想。 当官的都不好过,老百姓会好过吗? 乱世离人,不如太平狗! 隋文帝取代北周之后,统一了南北,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融合。 这个贡献,其实比朱元璋重新收回幽云十六州还要大! 朱元璋的意义,其实是站在汉人的叙事角度。 而隋文帝,是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一个人! 隋文帝的这三大贡献,全部被李世民继承了。 李世民在他的基础上,开创了贞观之治! 李世民是后世皇帝的典范,历史贡献非常大。 但是,论开创性贡献,还是要看隋文帝! 朱元璋和杨坚,就是80分和95分的区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