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一旦开战中国将被包围,俄:真正的危险不在外围,而在内部!美国曾表示,只要中美开战,那中国必将陷入被合围之势,可大俄却说,被包围并不是最危险的,真正该担心的是内部的问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那一套围堵战术,其实早已不新鲜了。冷战时期围过苏联,打过越南,也在中东围过伊朗。可这招用多了,全世界也都看清楚:这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霸权。 先说说美国的 “包围圈”。从上世纪冷战开始,美国就在亚太搞 “岛链战略”,第一岛链从日本、韩国到菲律宾,第二岛链延伸到关岛、澳大利亚,加上遍布亚太的 8 个基地群,光军事基地就有 598 个,40% 扎堆在亚太。这架势,活脱脱像给中国画了个 “牢笼”。但说实话,这招早就不新鲜了。 当年对苏联也是这一套,可最后苏联咋解体的?还不是自己家里先 “开锅” 了 —— 经济上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老百姓连面包都买不到;政治上特权阶层腐败横行,官僚主义能把人憋死;民族问题上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激化矛盾,最终国家分崩离析。历史明摆着:外部封锁只能算 “慢性病”,内部溃烂才是 “急性心梗”。 俄罗斯为啥这么说?看看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明白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被西方忽悠着搞 “休克疗法”,结果经济崩溃、寡头横行,要不是普京上台收拾烂摊子,早就被肢解了。所以俄罗斯最清楚,一个国家要是内部不稳,再坚固的外部防线都是纸糊的。 回到中国这边,美国的包围网真能困住咱们?还真不一定。别的不说,光一个 “一带一路” 就把这张网捅了个窟窿。十多年来,150 多个国家和 30 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这些标志性项目,把东南亚、中亚连成一片,美国的 “岛链” 反而成了被绕过的 “肠梗阻”。更绝的是,中国用特高压电网把西部的清洁能源送到东部,西藏的羊卓雍措抽水蓄能电站每年能存 60 亿度电,相当于 300 万个家庭一年的用量,既环保又能稳定电网,把美国的 “能源围堵” 活活变成了笑话。 但俄罗斯的提醒也不是危言耸听。这些年中国发展快,内部确实积累了不少问题。经济上,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像定时炸弹;社会上,就业、教育、医疗这些民生问题还没彻底解决;生态上,产业转型和能源替代任务艰巨。不过,中国应对这些问题的手段也不含糊。就说反腐,十八大以来揪出的 “老虎”“苍蝇” 不计其数,制度笼子越扎越紧;经济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这些产业全球领先,硬生生在西方封锁下杀出一条血路;科技上加大自主研发,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 “卡脖子” 领域不断突破。 再看看台湾问题。台当局把军事设施建在人口密集区,比如花莲的佳山基地,250 架战机藏在山洞里,旁边就是居民区。这种拿老百姓当 “人肉盾牌” 的做法,不仅暴露了他们的虚弱,也让两岸统一的民意更坚定。解放军的反制手段更是直接:东风导弹、歼 - 20 战机、航母战斗群,分分钟能让这些 “地下堡垒” 变成坟墓。更关键的是,大陆这些年通过惠台政策,让台湾同胞实实在在尝到了统一的甜头,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生活,“台独” 那套越来越没市场。 说到底,美国的包围战略就像纸老虎,看着吓人,实则一戳就破。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是内部出了问题,再强大的外部力量也救不了。中国现在走的路,就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解决内部矛盾,用发展的办法化解风险。只要咱们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守好生态红线,美国的包围圈再严密,也挡不住中国崛起的大势。 最后想说,大国博弈从来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而是制度、经济、科技、民心的全方位较量。当美国还在玩 “军事围堵” 的老把戏时,中国已经用 “一带一路” 编织合作网络,用 “双循环” 激活内需市场,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 赢得国际人心。这就像网友说的:“你玩你的零和游戏,我走我的共赢之路,等中国把内功练到极致,看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