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时代的台湾前“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最新研判:“台独”翻不了天,赖清德具有“可塑性”,不敢猛烈冲撞到底,所以大家“不必为赖的个性担忧,也不必为两岸开战担心。”而针对赖清德所谓“公司并购说”,请求大陆“开出统一条件”,国台办今天用“三段论”批判性开出“协商前提条件”,球又回到赖清德手上。 为什么不必担心两岸开战?林中斌今天给出两个理由:一,美国会出手管控“台独”赖清德,而且这种管控有效。他在脸书提到华府智囊的建议,指出“美方外交事务外交政策等重量级期刊2月后有四篇论文讲到台湾。一篇题目是‘特朗普应管好台湾’,一篇诉说台湾当局‘两岸互不隶属’言论,另一篇讲美国为台湾与中国打仗值得否……”这些智囊的建议,与特朗普后面提“有利统一与和平论”不无逻辑关系。 二,赖清德会转弯,个有“可塑性”,这就是他自称的“务实台独工作者”,所以,为了听美国话,不进一步刺激大陆,于是其就职满周年讲话“全篇演讲未提两岸”,而且提到台美之间“难免有摩擦……终究能磨合”,暗示会听美国的话;且在此前抛出“公司并购论”,应由大陆“先提(统一)条件”。 林中斌形容的“可塑性”,是对赖清德正面的、积极的、鼓励的说法,往负面讲,其实指的是赖清德很“善变”,想“台独”却不敢“台独”,因此在策略与话术上朝三暮四。比如,他在2017年担任台南市长就说过“亲中爱台”,担任“行政院长”后又自称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形塑自己“抗中保台”强硬形象,2023年则重申支持蔡英文的“和平保台”“四个坚持”政策;2024年上台后,赖清德叫嚣“两岸互不隶属”,今年3月13日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如今又提“两岸统一”,将两岸统一类比为“大公司并构小公司”,还喊话大陆“你要提(统一)条件呀”。 然而,赖清德抛出“并购论”的前几天,则提出“四不一相信”,根本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不接受“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抛出“并购论”后仅仅一个星期,赖清德又恢复“台独”面目,5月26日接见台南市医师公会等独派社团时表示,他担任“总统”的“三大使命”30年未变,包括确保“国家”生存发展、坚持“两岸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只有两千三百万人可以决定。 基本上,赖清德现在处于“鬼打墙”境地,在中国大陆与美国及台湾内部压力下,分不清方向,不知道要往何处走,结果还是“台独”原地转圈,不管他主张如何 “变来变去”,实则始终围绕 “台独” 核心展开的策略性调整。 这也验证了国台办发言人所言:“台独” 翻不了天!林中斌据此提到,最近英文媒体关于“北京将不发一弹而获台”的观点越来越多,尤其是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更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北平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既然赖清德提“并购论”,喊话大陆“提统一条件”,国台办发言人今天(28日)就此从三个层次作出批判性回应,既拆穿赖清德的“两国论”的“台独”本质,也为其可能的“转变”留有空间。 首先,国台办严正指出事实。强调 “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是对赖清德 “公司并购” 说法的有力批判。赖清德将两岸关系比作 “公司并购”,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歪曲和否定,预设了两岸是两个不同主体的错误前提,国台办的回应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从根本上驳斥了赖清德的错误言论,表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容置疑和篡改的事实。 其次,国台办强调统一大义。指出 “完成国家统一,是同胞夙愿、民族大义”,阐明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了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彰显了赖清德的分裂言论与民族大义背道而驰。 再者明确了协商基础,也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什么都可以谈。这既体现了大陆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统一的积极态度和诚意,同时也明确了两岸对话协商的前提条件,为推动关系发展和实现统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能。 赖清德不是要大陆“提统一条件”吗?大陆条件很简单,也很有诚意——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就可以上桌谈判了。赖清德有诚意吗?这个“卖台专业户”恐怕不敢接球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