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老广凉茶PK奶茶,阿婆不懂后生仔! 一提起老广的凉茶,只要去过广东的人都领教过。

老广凉茶PK奶茶,阿婆不懂后生仔! 一提起老广的凉茶,只要去过广东的人都领教过。那真是一味神仙好药!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曾经在广州待了两个多月,正好赶上也是初夏时间。6月初,北京还凉爽呢。但一到了广州,飞机的舱门,一打开,那种滚滚湿热的赶脚,简直就像是进了澡堂子。我们在广州做的那个调研项目非常忙,工作量很大,再加上中午吃的也不太好,没有一周我就觉得特别不舒服。 牙龈肿痛,喉咙干疼,而且还有一味隐疾,我都不方便对人家讲,怎么说呢,小便量少,颜色赤黄,那种浑身上下都很难受的劲儿,让我成天愁眉苦脸。和我在一起的老本,发现了这件事,他就问我,你是不是喉咙痛啊?有火气吧? 老本是个马来西亚人,但他是华裔,讲的一口很漂亮的国语,其实要论古文修养,老本比我们单位好多硕博生都强,他书法写的挺漂亮,而且古文也看得通。 要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学理科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早就不了解了。 甚至于闹笑话,有一次我们接待了一个来自台湾的著名女士,她在和我们领导的谈话中提到,我这次来大陆之前,外子一再嘱咐我… 我们这位领导听了之后,那眼神儿一个劲儿的往后瞟,意思是问旁边的人:外子是谁? 难不成她外边还有儿子? 话传到老本耳朵里,他听了直摇头,他说:外子这个词怎么着也比老公好吧,为什么不用了呢? 你瞧,就是这么一个绿眼睛的混血儿,还知道之乎者也呢。除了对中文研究颇深之外,老本对中医也非常信服。他见我跟那儿抓耳挠腮的难受,便立刻毛遂自荐。他说,我带你去凉茶铺。 对了,我当时都安排好了,我打算去医院开消炎药,但是老本说不用不用。我带你去凉茶铺。到了一间巷口的凉茶摊子,我一瞧里面是个黑洞洞的门脸房,有个阿婆在门口拿几个大桶,跟那儿张罗生意。屋里呢,有个阿公如同老神仙一般咕嘟咕嘟在那里熬,老本用广东话跟阿婆把我的症状说了,人家从里面给我递出一杯黑乎乎的凉茶,得知我是外省人,还对我说:喝的惯吗?我拿过来咕咚咕咚仰脖就喝,这下把阿婆看笑了,她说很多人都觉得苦呢,你不怕? 我说我这人老吃药,别说是喝凉茶,大药丸子,我也直接嚼吧嚼吧往下咽也没事。 一杯凉茶一文钱。哦。所谓一文就是1块。老广讲话古意很重。粤语号称中文活化石嘛。喝说完这个,老本呢,又给我买了一杯拎回了单位! 也别说。两杯凉茶喝下肚,到了第二天早晨,哎呀,那水火,出的那叫一个痛快,浑身轻松。而且看看自己的嘴好像也消肿了不少,当天中午我就吃了饭,吃完之后张罗着再去喝凉茶,就这样连喝了五天。老本让我把茶停了,说那都是寒凉之物,你喝多了也不好。其实我刚喝上瘾凉茶,那东西乍一喝挺苦,但是它有一种回甘,对于我这种喜欢喝普洱的人来说,这种味道很熟悉呢,同样是水。凉茶,给人的感觉更滋润。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中草药,讲究可多了。 比如说夏枯草,这是专门治上火导致的喉咙肿痛赤火眼的。再比如说布扎叶,这是下火通便的。罗汉果是润喉的,金银花呢,我们一个同事喝了半个月金银花,他说脸上的痘痘都少了,还有一种叫斑痧的药材,那是专门为调节湿热,夏天的时候出汗,多喝这个最好。 当然在所有的老广凉茶中,我最喜欢烧仙草,这个是利小便去暑气的,再加上糯米圆子和木瓜牛奶,喝起来感觉滋润极了,这也是一道很著名的甜品! 两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以高温,暑热,瘴气,多湿而著称的。我听家里老人说,搁过去,皇帝要是想派哪个大臣去做两广总督,得先找太医给他赏个平安脉。意思就是做做体检,否则真有到了那儿之后,就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甚至于还没走到那呢,就犯病了。 毕竟过去的人不像现在。坐个飞机,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过去,这一路得走一个多月呢,加上天气热,水土变。对健康是个考验。其实在广东我都不怕热,但是我怕潮。在酒店里还好,有空调可以抽湿,要是到了下面的单位,那时候好多单位办公条件都一般,就是个电扇。好家伙,感觉在澡堂子里泡了一天, 我这人很少很少去澡堂子洗澡,觉得太闷得慌,这下可倒好,天天泡澡,那能不得病吗?那种亚健康状态累计多了,不就是做成实症了,更何况我身体本来就不好,真是多亏了凉茶了! 其实凉茶也是一种夏季防暑降温的保健药,这都是过去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但如今呢,不知怎的,凉茶在广东也慢慢衰落了。 前两年就听弟弟说广东好多传统凉茶铺子都关了,取而代之的是奶茶,那天听了个小作文,恐怕是当地的作者写的,也是在抱怨许多几十年的凉茶铺子全都关门歇业了。 一方面是后继无人。后生仔不愿意做这种小本薄生意,另一方面年轻人如今更喜欢喝奶茶,25块钱一杯的奶茶喝的滋溜滋溜的,但是十文八文的凉茶却无人问津,到这儿来消费的都是中老年人。 不但如此,听说如今的年轻一代老广也不,日日都要煲靓汤了! 这些传统的滋味和那骑楼老宅,西关大屋一样,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消失在褪色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