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狂飙下的A股困局与破局之道:量能万亿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美股市场再次上演惊人表现!上周五的大幅回调后,经过周一晚间的短暂休整,周二美股三大股指集体跳空高开,以加倍涨幅强势反弹,距离阶段新高仅一步之遥。面对如此火热的美股行情,不少A股投资者心中燃起期待:A股能否借势而起,打破当前低迷、毫无生气的走势?尤其是在A股成交额重回万亿大关的背景下,“地量见地价”后的大涨行情是否值得期待?
然而,理性分析之下,这份期待中更多是担忧与谨慎。长期以来,“跟跌不跟涨”仿佛成了A股的标签,与美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填补。如果A股具备大涨潜力,早就不会在低位徘徊。从现实条件来看,当前的量能水平难以支撑市场突然爆发式上涨。没有如2023年9月24日那样的重磅政策组合拳,市场信心难以快速凝聚。尽管2024年5月7日也曾推出力度不小的政策,但市场反应平淡,可见当下市场情绪退潮之势明显,仅凭局部利好难以扭转大局。
值得关注的是,中概股的表现令人失望。昨夜中概股指数下跌,拼多多盘中最大跌幅近20%,收盘仍跌13% 。这种反常表现,不禁让人怀疑中概股是否遭受刻意打压。作为A股市场的“风向标”之一,中概股的弱势表现无疑给A股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回顾A股年内表现,虽然已第五次实现成交额破万亿,但结合前四次的情况来看,破万亿后的市场走势涨跌不一。由于每次所处点位不同,参考意义有限。结合当前市场环境,A股大概率会延续两种走势:一是继续维持地量水平,成交额可能进一步萎缩至9000亿左右,毕竟最近一次连续两天破万亿后,市场并未出现明显波动;二是若出现小幅放量,需警惕风格向权重板块切换。就像昨日早盘,银行等权重股拉升时,个股普跌,直到午后上证50指数回落,中小题材股才有喘息之机。在量能不足的情况下,市场资金如同拆东墙补西墙,板块间呈现明显的“跷跷板”效应。想要打破这种僵局,仅靠市场自身力量远远不够,亟需外部重大利好推动。
不过,即便处于弱势行情,只要策略得当,依然能够把握机会。目前监管层稳定市场的决心明确,虽然难以推动市场立刻大涨,但能够有效防止大幅下跌。这意味着,短线超跌后往往会迎来反弹,若市场持续走弱,政策干预也会及时出现。基于此,投资者可大胆尝试高抛低吸策略,同时注意控制仓位,避免因不可预见的风险陷入被动。毕竟,任何市场环境下都有机会,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合适的投资策略。
盘后公布的1-4月规模以上企业净利润数据显示,同比增长1.4%。细分来看,小微企业盈利增速亮眼,而国有控股企业盈利则出现下滑。在当前市场情绪低迷、结构性行情主导的背景下,这份数据能否刺激市场,仍有待观察。
今日盘中,需重点关注市场风格轮动和量能变化。我的操作思路很明确:市场敢跌我就敢买。在震荡行情中,唯有主动出击、灵活应对,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